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五 3月 29, 2024 8:01 a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3 篇文章 ] 
發表人 內容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4月 30, 2009 11:48 a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二 9月 02, 2008 4:08 pm
文章: 2366
转帖一个以前发表的文章,杂志将很多观点删除以后,并不是我的原意了,再次将我的文章如实贴一下。

《设计和摄影中的现实》
大约20年前,我刚在杂志社工作的时候,设计更多的是所谓的排版,经常打交道的是印刷厂,我手里是计算器、橡皮、尺子、色轮色签和一堆永远数不清的关于文字的麻烦,那时候没有电脑,一切都是在纸上完成的,错误都是经验,不会有任何系统能帮助你校正,经验比什么都值钱,那时候从设计得到的快乐和工资一样少,创造性思维没有多大的用,字体、字号、色彩、版面风格基本上都是已经规定的了,看到一份外国杂志就像是看美术馆里的作品一样喜欢,但是除了在大脑中,一切都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我们这一代人的设计欲望要不就被扼杀了,要不就成为一种强烈的表达欲,与主创插图的美编和摄影相比,设计实在不像是一个和艺术相关的事情。而在杂志社干摄影是个很牛的位置,也是给我找麻烦最少的职位,那时候对于摄影师除了羡慕,我几乎无法有任何要求,他们不仅可以享用免费的设备和胶卷,还可以用这些家伙去泡妞,有人甚至可以真的走进艺术的殿堂,官爵加身,成为我妈妈一直盼望的那种所谓成功人士,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能够拥有艺术创造力和表达权利的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不愿意做什么的时候,仅仅是一个“做不了”就可以将责任推的一干二净,在我最初对于艺术境界的狂想中,摄影的地位几乎是高不可攀的,和几块钱一管水彩或是几毛钱一只铅笔相比,照相机和暗房简直是穷艺术家致命的门槛,我想我这一生也许能努力成为一个画家,但是无论如何怕是无法成为一个摄影师了。不过,数字摄影一声炮响,给摄影界带来了一场革命,最初看到那个卡西欧数字相机的时候,我还以为那不过是和随身听一样的玩具罢了,后来才知道,如果我真的能理解那个玩具的意义,我的命运将是如此不同。今天我老爸每次旅游出门的时候带着的那个小DC,不仅将摄影的权利完全的归还了大众,还将那些曾经把持着艺术殿堂大门的门卫们推下了痛苦的深渊,让那些人倍感失落。Photoshop的出现无疑是给数字时代起义的摄影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发枪,暗房不再是一个神秘而黑暗的领域,连我的小侄女都随便在她的电脑上装载了以前要专门去大学学习的摄影暗房技术,Online画廊共享和读图时代的到来在仿佛一夜之间,将众多的革命者和传统的爆破专家迅速集结起来,每个人都有权利和空间向世界展示作品,用国际歌的话说,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对于摄影师来说,今天的摄影优势不再是设备的优势,而是大脑和眼睛的优势了。

作为今天的摄影师和设计师,无疑都是是幸运的,技术的门槛已经撤去,所有创造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平台就是数字化,在这个共有的平台上,他们使用的软件和工作流程都趋于类似,软件本身的整合能力,将数字摄影,平面设计,动画设计,互动设计和空间设计全部构成一个相互兼容和共享的创意渠道。设计语言和创意元素在图像,文字,动画,色彩,构成上相互交织。

以往摄影师和设计师之间有着一条看不见的鸿沟,他们所专注的职业、工作的流程、面对的对象和挣钱的工具都是如此不同,摄影师因为在影像优先的环境下,往往将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载体来表达艺术感受,摄影师面对的拍摄对象是人物、商品、事件、景物等,相机和暗房是主要工具,所有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加工基本上都是受制于照相机和暗房技术,加上无数技术细节的制约和设备的限制,在摄影领域的创新是如此艰难,大师在那个时代是不容置疑的先行者,他们在创意上取得的成就,在今天依旧令人仰望。设计师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对客户的需要进行视觉解构,运用符号象征去表达商业或是非商业的诉求,或是纯粹出于完全的唯美需求,传统上以平面材质为主的印刷方式使得设计到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印刷技术的制约,而当摄影师他们发现摄影元素可以通过数字设计平台方便的进行重组,编辑和与其他非摄影元素例如色彩、字体、材质、空间布局甚至是跨平台媒体结合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开始运用了传统设计师创作流程,而传统设计师对于影像的被动使用,在今天已经可以从色彩,构图,空间布局上有意识的对于摄影对象本身进行设计,从而使得设计与摄影更加完美的表达设计者的风格,这2个不同的职业在这个数字平台上获得了高度的自由统一。而传统各自领域中的自身特征不但没有因为这个平台的出现而消失,反而更加获得强化,以前摄影师在暗房中专业的对于图片的色调处理现在在设计师手中可能仅仅是几分钟的工作,而且还能随时根据要求进行更改,这样的自由度和便利是以往难以想象的。

对于设计和摄影,现实的定义是很不同的,但就像是电脑将工具还给所有试图跨越不同领域的那些探索者一样,也将设计和摄影一起带入了便利的数字时代,工具已经不再是昂贵的东西,掌握工具的过程已经大大简化,无论你使用顶级相机或是电脑,对于摄影师和设计师来说,最后的胜负都将是在审美体验和兴趣点上的较量,大设计的概念已经跨越单纯的摄影和设计的界限,甚至延伸到电影,动画领域,因为都是视觉艺术,都将通过纸面或是屏幕媒体来传递信息,基本概念是如此相通,对空间构成、色彩、趣味点等都有一致的敏感,在软件的协助下,一个摄影师有可能去强化他对于设计感的追求,使得画面更加完美,更加合乎个人的表达,特别是在时尚领域,例如时装、建筑等商业摄影,更加倾向于唯美和趣味,而不是传统摄影本身固有的记录功能,即使是记录,已经成为一种所谓“记录风格”,现实是一个可以再设计的过程,而一个设计师在使用摄影元素的时候,可以最大限度通过摄影元素去强化设计,而不必拘泥于摄影作品本身的空间制约,今天的设计师可以同时是一个不错的摄影师,而摄影师也是不错的设计师,对象都是可以随意截取、改造和编辑的。这个现实对于摄影师和设计师来说,是一个被改造的现实,一个具有现实特征的创造物。

尽管传统的设计领域和摄影领域在细节的追求上有所不同,设计关注于设计元素的布局,摄影关注于被拍摄对象的取舍,设计用字体、线段、配色、版面布局表达设计意图,摄影用画面或事件本身传达摄影意图,设计偏向于主观的审美或意图表述,而摄影偏向于记录,设计可以在一个时间段中逐渐完善和修改,而摄影则是瞬间的艺术,但是随着数字时代工具的大众化,设计和摄影自身的制约都不再是相互融合的障碍了。

今天的设计和摄影工具不仅仅是传统工具的延伸,同时也是融合创意的工具,工具的革命带来的就是设计方式的革命,同时也带来审美的革命。在商业领域,设计工具为商业活动创造价值、推广产品、引起消费冲动,在设计角度上,商品同时也是一件艺术品,可以使用、交换和收藏,在深层审美上,设计推动人们的对于审美趣味的认同和价值观的认同而获得消费体验。当现实和想象界限模糊的时候,摄影和设计的界限模糊了。

服装杂志,一个被现在流行设计元素组合过的摄影作品,融合了星战,暴力,自然保护和涂鸦风格的时装封面。
TNHB Magazine on the Behance Network
圖檔

耐克的广告中,拆解的摄影元素中表达的动感和时尚。
附加檔案:
2.jpg
2.jpg [ 21.84 KIB | 被瀏覽 23428 次 ]


圖檔
First National Bank Pitch

一件被设计过的真实,摄影的真实再现在这里已经被艺术家们改变成一种设计的真实再现。
附加檔案:
1.jpg
1.jpg [ 51.69 KIB | 被瀏覽 23431 次 ]

Проснись,

数字时代被解放的不仅仅是设计师,更是平民,因为平民的参与,使得摄影和设计都具有更强大的消费支持,因此,以艺术娱乐为目标的服务供应产业兴旺发达,特别是读图时代的到来,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和参与艺术活动,摄影在这个时代尤其富有资源,全民摄影的时代带来的革命性后果,至今都是难于预计的。在跨越摄影和设计领域的过程中,很多最先锐的思想、灵感往往来自非商业领域的探索,那些毫无顾忌和没有传统压力的艺术家们更倾向于寻找边缘艺术之间的融合,结合不同媒介将摄影和设计模糊,在摄影的真实背景上,加入荒诞的元素,将真实和空想的白日梦创造成为一个虚幻现实,这是传统摄影师望尘莫及的。摄影的真实性追求在这里恰恰走上自己的反面,这样融合的思潮,不仅仅带动娱乐产业和时尚的更替,还甚至成为新经典,就像是弗兰克米勒的300和sin city的绘画风格最先是影响了那些看漫画的孩子,最后却影响了电影潮流,也影响了视觉艺术。

大约5年来,我发现我很少去问别人问题了,因为网络改变了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和答案,任何一个问题你可以先去google,再去youtube,基本上你就可以了解,对于设计和摄影也是一样,我现在很少问别人是怎样拍和怎样做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缺乏意义,任何一个关于艺术的问题最后都是关于你自己的想法怎样。我的朋友们有时候问我现在流行什么,该怎样去创作的时候,我无法用一个确切的语言表达,我就说你去flickr上逛逛,答案都在那里了。这就是数字时代给我们的眼睛和大脑带来的变化,而在以前,学院的老师已经告诉你答案了,你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去再次证明和捍卫这个答案而已。

Dmitry Maximov,出生于莫斯科的摄影世家,在他的绘画或是设计作品中,就是最保守的摄影师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设计是一个完美的摄影作品,只不过摄影的对象已经完全走出现实,那些从未见过的怪物成为完美图片的主角,从用光,构图到色彩上都无可挑剔,但是我们的疑问是这还是摄影吗,或者这是设计吗?而这样的例子可能仅仅是一个开始。
圖檔

rosiehardy和很多在flickr泡着的摄影爱好者一样,是众多无名之辈的一员,没有来头,没有头衔,唯一能知道的就是这是一个德国某处的单身女孩,21岁,但是她确有400多人的fans订阅她的作品,我也是其中一个,所有这些人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往来,没有种族和国家问题,没有信仰限制,没有沟通的界限,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唯一将这400人集合在一起的就是他们都喜欢她的作品风格,他们不是客户,不是杂志编辑,不是收藏家,他们甚至不关心这个rosiehardy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在这个数字娱乐时代,rosiehardy的作品就是她存在的唯一理由,她的作品很难说是摄影还是设计,摄影师可以从中找到摄影的兴奋点,而设计师热衷于在这幅照片上的设计元素如何完美的和图片结合。几年以后,这个摄影作品画廊可能会被人们淡忘,她可能会找到一份完全不同于摄影的工作,或是我完全将兴趣转移到了更新颖的设计群体风格中,她也许会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或是消失在flickr中,她的作品可能影响过很多人,但是她自己并不知道发生的一切,像这样在flickr上数字生存的艺术家不计其数,但是他们确在暗中影响着一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视觉风格的变迁。到flickr上看看多如牛毛的五花八门的群组,大到上万人,小到就是一个自己。这样的艺术家,在传统的视觉艺术市场中,是很难找到位置的,一个公司里老老实实为客户服务的设计师或是一个贫困潦倒的街头艺术家,可能永远别想有机会拥有自己的画廊和展示厅,他们没钱去推广自己的作品,在媒体上购买广告或是去接触那些成功的专业大师们,但是现在这些都不是最大的问题了。她的画廊24小时对世界各地的人免费开放,她不用找任何赞助者和推荐人,她喜欢怎样就怎样,她可以在留言中谈论艺术或是购物,可以和敌对国度的艺术家在线交流,也可以一个人自己探索自己的极端风格,不管是否有人喜欢。以往的艺术活动都是有代价的,网络时代将艺术活动的代价已经减少到难以置信的程度。
附加檔案:
3.jpg
3.jpg [ 57.4 KIB | 被瀏覽 23431 次 ]


Marie-France L flickr摄影师?画家?设计师?
圖檔
古典风格的摄影艺术结合和绘画的创意。

圖檔
Vincent Bousserez 的微距摄影,都不再是传统的微距对象,你看不到蜜蜂和蜻蜓,乳房像是一座山,人们艰难的在欲望上攀登。

圖檔
JOLO fotodigital 人像摄影和设计结合的产物。她已经有自己的出版,可谓修成正果。


blanch7 更接近于传统平面设计的风格的复古。
附加檔案:
4.jpg
4.jpg [ 91.33 KIB | 被瀏覽 23433 次 ]

http://www.flickr.com/photos/cohetesnar ... 996481791/

Antoine-的画面分割也许来自电影蒙太奇的手法,diptych和triptych的玩法将不同维度的空间捆绑在一起了。
圖檔

在flickr上面,我们漫游2小时的收获可能远比在教师里学习构图原理的收获要大的多,同时也会给你带来更大难度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媒体特征,真实和虚拟相互替代和补偿。在flickr上,有他们自己的大师的原则,一个无名之辈在个人画廊中发布的作品后2小时的,可能比在纽约soho昂贵画廊中的摄影师们获得的还要多的尊敬。flickr代表着摄影探索最前沿的位置,就像是垃圾堆往往是生物繁殖最旺盛的场所。因为数字时代视觉语言的多元化,对于摄影本身带来的突破意义可能会更加深远,在这样一个纷乱的蔑视权威时代,任何方向的突破都有可能引发一个革命,而灵感的来源可能是来自街头涂鸦、50年代的广告、一条老旧的床单、废弃的照片、垃圾场、学生的书包、甚至是一个孩子的空想,那些在学院和商业摄影中曾经作为明显的错误判断的案例,在今天被无数人用新的视觉标准挑战,尽管在优胜美地的日出,伊拉克战场的硝烟和NBA球场上的灌篮始终还是传统摄影师们所珍爱的题材,但是对于设计领域来说,摄影远远不再是一个人类痛苦的祭坛或是对自然之美朝圣的旅程,而更像是一个想象力的斗兽场。如果把每个无名的艺术家作为一颗星星,flickr作为一个太阳系,那么在银河系中,无数个像flickr一样的读图博客和画廊都在争奇斗艳中爆发和衰亡。Picasso、柯达、msn、facebook都在提供这样的机会。

几天前我浏览flickr的时候,看到那个国际神经病摄影组的作品,有些确实美得令人望而生畏,要是今年你觉得缺乏灵感和信心,要是你的老板责备你已经走的太远,要是你的教授指责你没有按照曝光理论的指数去控制高光部分的曝光值的时候,去看看flickr,你就知道视觉创造如果还有么界限的话,那就只有大脑本身了。谁都无法否认,ANSEL ADAMS,DIANE ARBUS,Doisneau,布勒松等大师们的成就,但是今天在一切轻易达到甚至超越他们那个时代无法到达的技术高峰上的时候,甚至连初学者都有可能在2小时内在youtube的帮助下去接近大师们的技术高度,我们便不得不思考,对以往大师们在那个时代独创性的超越,今天比以前却更难,因为除了不断升级的工具以外,唯一能体现设计和摄影价值的就是你的眼睛了。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onsun08/ 相册地址
weibo.com/ssunsun 微博
ssunsun.tuchong.com 国内图博


最後由 老飘飘 於 週四 4月 30, 2009 12:28 p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2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4月 30, 2009 11:56 am 
離線
左更
左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6月 29, 2008 10:51 pm
文章: 1082
來自: Los Angeles
老飘飘 寫:
圖檔
Vincent Bousserez 的微距摄影,都不再是传统的微距对象,你看不到蜜蜂和蜻蜓,乳房像是一座山,人们艰难的在欲望上攀登。


这张照片有趣和有含义。 登山者都是男性。 :wink:

_________________
Live life by design, not by default.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4月 30, 2009 12:19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二 9月 02, 2008 4:08 pm
文章: 2366
james观察力很强。

[/quote]
这张照片有趣和有含义。 登山者都是男性。 :wink:[/quote]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onsun08/ 相册地址
weibo.com/ssunsun 微博
ssunsun.tuchong.com 国内图博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五 5月 01, 2009 12:53 p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23, 2007 1:00 pm
文章: 2632
(ZT) "你就知道视觉创造如果还有么界限的话,那就只有大脑本身了.."

开眼界。。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5月 02, 2009 12:33 a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的确,internet,特别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有着leveling的作用,使大多数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开始平民化。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5月 02, 2009 12:51 am 
離線
左庶长
左庶长

註冊時間: 週四 4月 23, 2009 11:36 pm
文章: 739
sayjames 寫:
老飘飘 寫:
圖檔
Vincent Bousserez 的微距摄影,都不再是传统的微距对象,你看不到蜜蜂和蜻蜓,乳房像是一座山,人们艰难的在欲望上攀登。


这张照片有趣和有含义。 登山者都是男性。 :wink:

创意来自《林海雪原》。

你怎么看出男女的?没准儿有反对PROP8的女性混在里头。 :lol: :wink: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5月 02, 2009 12:55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Yuhong 寫:
的确,internet,特别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有着leveling的作用,使大多数人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一切都开始平民化。 :D




此刻,大师离你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你敢于超越,创新的思维与勇气.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5月 04, 2009 1:27 am 
離線
官大夫
官大夫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6月 06, 2008 9:56 am
文章: 280
Simo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posting this article. Undeniably, some peoples are still looking down on digital photographers because they use PP tools like PS to modify/enhance their photos. Others dislike the use of PS because they feel similar to cheating in the photography class. However, as digital photograph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people will slowly realize that it’s really the final product that counts but not how it was created. Some of the amazing photos we have seen today would have never been existed if it was not due to the invention of digital processing tools.

Today, there are a lot of digital products around us and all we care i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not how they were created (except the collectors). For example, digital watches, digital LCD TVs, and digital music, etc. Consumers wouldn’t care what processes have been used to produce them. All they care are quality and cos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 complex analog signal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complex analog domain into the digital domain (by use of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where signals can be processed and handled easily and accurately. Would the manufacturers like to stick with the analog design process because it’s more challenging? No! As you have mentione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therefore lowered the photography skill thresholds and the most critical limiting factor would be the photographer’s eyes and his/her artistic skill.

As photography and graphic design art (or Post-processing) are being blended smoothly and used by today’s photographers/designers, 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d “photography” has slowly changed from its traditional meaning into one that also includes the post-processing design work. Your article has addressed this evolution in detail and will encourage the photographers to explore more into the post processing tools such as Photoshop and Lightroom. One should see the post-processing not as a “cheap mod” but more as an artistic process in which the photographer has the chance to enhance and inject his/her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captured objects. I have scanned some folders of Your Flickr site and they are definitely the brilliant results of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skill (i.e. digital capturing + digital design art work). There are a lot more I need to learn from you, Simon.

Again, I have always enjoyed viewing your photos and reading your articles. You are truly a front runner in this digital art field. BTW, your presentation at last Friday night meeting was very well prepared and well presented. I liked it very much. Unfortunately, I missed part I of your presentation the week before that.


Cheers!

_________________
Paul Cao
http://www.flickr.com/pcaophotography
Nikon D70 + Kit Lens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5月 04, 2009 4:28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日 3月 01, 2009 12:36 pm
文章: 2078
受益匪浅 :)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5月 05, 2009 8:11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二 9月 02, 2008 4:08 pm
文章: 2366
PaulCao 寫:
Simo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posting this article. Undeniably, some peoples are still looking down on digital photographers because they use PP tools like PS to modify/enhance their photos. Others dislike the use of PS because they feel similar to cheating in the photography class. However, as digital photograph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people will slowly realize that it’s really the final product that counts but not how it was created. Some of the amazing photos we have seen today would have never been existed if it was not due to the invention of digital processing tools.

Today, there are a lot of digital products around us and all we care is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s and not how they were created (except the collectors). For example, digital watches, digital LCD TVs, and digital music, etc. Consumers wouldn’t care what processes have been used to produce them. All they care are quality and cost. In the fiel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 complex analog signal can be transferred from the complex analog domain into the digital domain (by use of the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 where signals can be processed and handled easily and accurately. Would the manufacturers like to stick with the analog design process because it’s more challenging? No! As you have mentione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has therefore lowered the photography skill thresholds and the most critical limiting factor would be the photographer’s eyes and his/her artistic skill.

As photography and graphic design art (or Post-processing) are being blended smoothly and used by today’s photographers/designers, the definition of the word “photography” has slowly changed from its traditional meaning into one that also includes the post-processing design work. Your article has addressed this evolution in detail and will encourage the photographers to explore more into the post processing tools such as Photoshop and Lightroom. One should see the post-processing not as a “cheap mod” but more as an artistic process in which the photographer has the chance to enhance and inject his/her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captured objects. I have scanned some folders of Your Flickr site and they are definitely the brilliant results of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skill (i.e. digital capturing + digital design art work). There are a lot more I need to learn from you, Simon.

Again, I have always enjoyed viewing your photos and reading your articles. You are truly a front runner in this digital art field. BTW, your presentation at last Friday night meeting was very well prepared and well presented. I liked it very much. Unfortunately, I missed part I of your presentation the week before that.


Cheers!


谢谢Paul,我们可能幸运的是能看一个时代的变迁,这样的变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厄运。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跟着时代往前走,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在未来更要学会,到了我们老年的时候会受益无穷。

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flickr.com/photos/simonsun08/ 相册地址
weibo.com/ssunsun 微博
ssunsun.tuchong.com 国内图博


最後由 老飘飘 於 週四 12月 03, 2009 11:20 a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12月 03, 2009 9:18 am 
離線
上造
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26, 2009 5:41 pm
文章: 108
今天有闲暇翻旧帖,拜读这篇,很有同感。因为职业的关系,在暗房工作了很多年,从最初的热爱到进暗房只为了在炎热的天气有冷气,变质了。反而出来后倒怀念那段当时认为是鸡肋的时光了。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11月 16, 2010 9:27 pm 
離線
左更
左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六 10月 18, 2008 12:15 am
文章: 1027
來自: OC/Shanghai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Simon! This is a good one !!

_________________
Making You a Star

JerryLi.com

Leica S, SL, M240, M9P, M8, Q, X.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發表於 : 週三 11月 17, 2010 1:53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看看飘哥这篇文章,可能会更清楚什么是艺术创作,什么是摄影记录。尤其是传统观念下的传统摄影,与今天数码平台上的创新艺术摄影,在创作空间上,在艺术表达上所表现出的巨大落差。我们每个还在玩摄影的人,尽管已经在使用着最先进的数码相机,也在使用最新版本的PS或其他软件处理你的图片,也自认还在摄影艺术殿堂里漫游,那么请扪心自问:你的玩法是传统观念下的传统摄影?还是真正数码概念下的艺术创作?···········。

当然,如果你仍在坚守着摄影最本质,最受尊敬的职能-------真实的记录,那则另当别论。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3 篇文章 ]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12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