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s Association of Los Angeles 洛杉磯國際攝影家協會

We don't make a photograph just with a camera; we bring to the act of photography all the books we have read, the movies we have seen, the music we have heard, the people we have loved. -Ansel Adams
現在的時間是 週四 3月 28, 2024 7:28 am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8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 2  下一頁
發表人 內容
 文章主題 : (ZT)摄影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2:52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无忌上转来的,略带颜色但是笔力深厚

一论
[焦段覆盖信心]

这是个绝好的办法,已经不止一次两次三次的看到很多人拥有从10mm开始到200mm结束的全焦段覆盖体系了。一般来说,这样的玩家会从10mm-20mm,或者12mm-24mm的广角开始,然后经历24mm-70mm的中焦,最后踏入70mm-200mm的长焦。回想一下自己似乎也走过这样一条历程,好在浪子回头了,而且回头的还相当之快。在出掉Sigma的70-200/2.8以后又出掉了12-24/4,现在看来手头的镜头少的可怜,还真的就只剩一支了。套用那句听上去极其牛B的话就是:爱拍不拍!

问题的关键在于自信,这是一种形而上的东西,缠缠绵绵的总是在你身边,又要开始打黄色比方了,试问那里有年轻力壮的去找小姐还带着蓝色小药丸的?当然也不否认那些一定要把嫖资赚回来的精英人士。但就常理来看,似乎那些东西也就是个信心增强之用。曾几何时,有位相当豁达的仁兄这样和我说:就算我拍的再平淡,至少拿着小钢炮出去的时候回头率就是高啊,我真想骂“发刻”了,好在当初他没能买得起小竹炮,要是能有这闲钱,没准就上了。由此想到一个悲哀的笑话,有人说他买的EOS 5D快门声音极其难听,于是有人说他家的收音机好听,好多个频道,各有各的味道,拿来换他的5D吧。用王寂社长的话来说就是:操□□□□蛋。太粗俗了,打住不说了。

有人说,摄影人应该宽容,应该理解。没错,我其实很理解玩器材的兄弟,至少我认识的人里就有好几个,最雄壮的一位在90年代就从东瀛扛回来11支CARL ZEISS的定焦镜头,基本上放在干燥箱里不用,每到艳阳高升的时候拿出来擦一擦本来就不太多的灰尘,晒一晒那五颜六色的镀膜玻璃,看得我一直口水横流。我其实很佩服这位老兄,说实在的,还是挚友。他的名言是:我其实也拍照的,但我有原则,有些东西我是不会拍的,如,人像,风景,人文,小品。我一边擦着口水一边臆想一下,估计也就剩微距了吧。结果该兄台仰望天空中的太阳几秒钟后补充了一句:对了,还有微距。这就是玩器材!玩到让你无言以对。是爷们!

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那些一直期望,或者正在实施,又或者已经完成的全焦段覆盖的朋友们,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如我那位雄壮兄般的器材爱好者,而是实打实的摄影爱好者。如此一来,悖论就开始衍生开来了,拥有镜头的数量在增加,焦段在逐渐的全覆盖,但依旧觉得自己无法拍出像样的照片,又或者难得一次远足,掂了掂摄影包的分量最重拿出了4支镜头里的2支,十足的可惜了,一年不能去几次,可怜那4支镜头还要分批行动。可惜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到了景点开始拍摄的时候又发生了惨剧,其一,不断地更换镜头,累点也就算了,不巧碰上个风沙天,回来又要去洗CCD/CMOS了;其二,发现自己把不该拿掉的2支镜头拿掉了,把不该带的某支镜头带来了。悔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旅游摄影算是费了一大半,原来我应该这样……蛮好我应该那样……其实我还能怎样……

有人说应该一镜走天涯,我深表支持。为此对所有只希望有一支镜头去走走天涯的兄弟们,强力推荐NIKKOR 18-200 VR。别说什么技术参数,我跟你急,只要记住一点:它能完成从18mm到200mm的成像。这还不够?

镜头多了是负担,焦段齐了是信心,于是我们在增加信心的同时累及负担。越来越重,走不完天涯了。我真心希望所有喜欢很多镜头很全焦段的朋友都学学我那位雄壮兄,不带出去拍照的镜头务必就是一件展示品,所以买最好的肯定没错了。放在橱柜里怎么也气派。

二论
[关乎焦外]

其实无可厚非,任何一支单反相机的镜头能够拥有惊人的焦外都会得到专业的,以及非专业的人士所青睐。而焦外似乎成为了人像镜头,微距镜头的测量体系之一。摄影界有一句这样的草根名言曰:如奶油般化开的焦外。说实话,这句子煽情的很。再说实话,除了个别顶级大光圈中长焦定焦镜头外,真的能和奶油挂得上钩的镜头少之又少。

于是乎,我们退几千步做一个求其次的动作,只要焦外能迷人就可以了。但偏偏有些人就是中了魔咒般固执,大凡看到某个镜头的照片必定会搬出什么焦外二线性的言论,似乎照片的内容已经不再重要的,重要的是那焦外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了。用中国话怎么说来着,本末倒置了吧。当然,也有一些刚刚入门的兄弟姐妹们,说穿了购买单反的可怕欲望就是从一张被虚化了背景的照片开始。其实不必大以为然,从光学角度来说,单反中长焦镜头的虚化只是一连串光线射入镜头穿透玻璃进而射向感光器材所导致,这和拍摄技巧毫无关系,只要你按下快门,虚化就已经形成了。

关于焦外,其实所能谈的基本上也就虚化了。既然谈到虚化,简单说说构成虚化的3个要素:

- 大光圈,光圈越大,导致虚化越严重。
- 焦段,焦段越长,导致虚化越严重。
- 距离,拍摄者离开镜头的距离,以及拍摄者和背景之间的距离越大,虚化越严重。

用最简单的陈述来说,这是一个方程式的3个变量,当其中的2个固定下来以后,调整第3个将导致方程式结果的改变。

如此一来,虚化似乎已经不再那么神圣了,其实虚化本来就不曾神圣过,只是很多业余选手把它供奉为神罢了。其实难题并未到此结束,由于单反相机和镜头的结构使然,很多时候需要一张没有虚化的照片倒是变得难上加难起来。这似乎有点可笑,但却是事实,利用自然光拍摄的时候尤其如此,可能因为光线的不够强烈,逼迫拍者更大的使用可用光圈,随之而来的则是虚化的严重,严重到已经超出了拍摄者原有的想法。别以为这是开玩笑,一张半侧面人像右眼清晰左眼模糊的时候是很为尴尬的。除非你是故意要有这样的效果。

我曾经说过关于浮躁的言论,其实盲目的追求虚化同样会把你领入一个浮躁的领域。危言耸听了吧。这和你翻云覆雨一样,改变一下体位没关系,但上窜下跳的要求难度系数3.0的动作只会让一次美好的性爱成为一次容易导致扭伤的噩梦。适可而止吧兄弟们。为了抛弃繁杂的背景我们选择虚化,但那是一个主观选择,如果面对的是一片大海又或者一幢富有小资情调的洋房,求求你,给点环境人像吧。

说到这个,给虚化稍微打点气。真正经常需要奶油般虚化的照片大都属于昆虫等微距摄影。其实和虚化本身想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突出主题。但那是一只苍蝇或者一只蜻蜓,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很少有业余人士在影棚里拍摄,好歹我也算混迹过一段时日的,很明确的一点是:在影棚里更多使用的是F8或者F11这样的光圈,而达到这样的光圈,虚化基本就是不可想象了。是否这个时候就应该扔了自己的单反呢?

回到一条老路上,摄影本身并非是虚化的最好载体,甚至说除了那些特殊领域的摄影外,绝大多数影像的最终结果是不希望其虚化的。关乎焦外的话题就如同关乎器材本身一样,英文上叫Bokhe,查阅英文词典得到的解释是:散景,为此NIKKOR还专门有过两支中焦镜头,分别是NIKKOR 105/2D,NIKKOR 135/2D,都带了散焦圈,以求更好的焦外表现,当然,那支135/2D一只是我想要的,作为一支中焦人像头,它的表现极其出色。好在现在2手的价格不超过6000RMB,省吃俭用一番还是可以消受的起的。看看,原来我自己也经常落入虚化的魔掌。但,好在我很多时候能够跳出来。爽可以,但不可以一爽再爽,身体要紧。

说的更靠近摄影一些,其实所谓虚化更多的是牵涉到景深的概念,虚化的利害,也就是景深更浅的一种最终表现形式。而景深很大程度上会成为一个老手拍照前想象中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此一来,关乎焦外才有了意义。


三论
[科学和艺术对冲着]

这是一种长久以来的对冲,又或者说并非只存在于摄影之中。大凡可以最终登上大雅之堂的都有这样的悖论存在,例如前几年开始玩弄手表一样,对于如PATEK PHILIPPE这样的顶级品牌,到底是艺术品还只是手工艺品的争论也进行了许久,而且要命的是: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定论。

回来说说摄影吧,如果说把它定义成艺术,那就发生了一个不可解释的问题,艺术是一种小部分的存在,而这种小部分的存在必定需要一定的机遇和偶然,并且强烈的携带有天赋的因素。如此一来,似乎搞摄影的基本也就没有出路了,就如向日葵一样——除了梵高,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把一幅画卖到如此天价。但如果只是说摄影是一种科学,那又会出现那一小部分人的不平待遇,这就是在我们姑且将其先定义为艺术的时候那批相当成功的人士,如:安塞尔亚当斯,又或者布列松。

从摄影本身的角度来说,器材上并不存在艺术一说,因为这是通过小孔成像延边而来,并且在一个适当的时候跟上数码的节拍,成为一种让每个人都可以玩上一把的东西,好在这年头数码的东西降价的快,儿子2岁时候卖到5位数的相机,在3岁拿压岁钱的时候就已经腰斩了,甚至还有更惨的。在拥有了器材之后的整个学习过程——或者我更愿意表述为捣腾的过程——确确实实就是一种科学的过程,如果说艺术需要的是灵感,那么捣腾相机的过程并不需要一星半点的慧根,所有人要做的就是通读说明书,并且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完成:光圈,快门,ISO感光度,补偿,测光的操练和理解。如此一来,摄影就算开始了——和艺术半点不沾边。

摄影本身是一个动词,或者更精确的说,是一连串动词的组合,这其中包括:想象,观察,思考,测光,构图,后期等等。而最终变成摄影作品这4个汉字的时候,摄影很容易的完成了一次从动词到名次的转换。这个时候,对冲再一次严重的发生了,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只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东西才可能成为艺术的范畴,这个很好理解——因为梵高死了,所以向日葵成了艺术品,但纵使梵高活着,再画上一幅也不会没有半点不同。有人说临摹,算了吧,临摹终究是临摹,艺术本身的原创性就已经否认了临摹的概念,退一万步说,纵使临摹,也会出现差错和不完全一致的地方。这样看来,唯有印刷品才可能成为一种完全一致的再现,而几乎所有并非脑残的人都会知道——印刷品和艺术差的太多了。

用我自己并不算聪明的方法来描述整个叙述过程,就是摄影本身是一门科学,可以从中找出诸如“阳光16法则”的东西;而摄影作品则是一种艺术。看似完满的解释却始终没有脱离奇怪的悖论纠缠——一种科学的操作模式下是否可以产生最终成为艺术的东西呢?似乎这个圈子越来越小越来越紧而且越来越犀利了。

至此我决定放弃。这是一种没有结果的思考,我宁愿希望它们一直存在下去并且对冲着。如果一定要给与一种低级并且庸俗的结论,我还是会选择之前提到的说法: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蕴含一种艺术的思考。


四论
[摄于静,安于心]

倒不是说我这个人不喜欢热闹,虽然在很多热闹的场合我还是习惯于做一个听众,我自诩为朋友熟人面前的禽兽不如,但在生人面前,我总是还能把持住些许矜持——当然,这只限于现实生活中。对于摄影,我总是孤独的,我是公开反对和抵制一群人一起摄影的,姑且称之为摄影吧,很多人聚集在某一个女人的周围,又或者某一个孩子,某一朵荷花,某一只看似好看的小鸟——这不是摄影,而是围观。

为此,虽然接触摄影已经3年有余,但我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民间,合法又或者非法的摄影活动。就算有,我也是以收钱人的身份在场——收取那某一场人物拍摄(注意!不是人体拍摄)的活动费用——其实也贵不到哪里去。如很多摄影网站组织的人物外拍一样,模特一天的价格不会超过600个大洋,估摸着总是有将近20个甚至更多男士摄影爱好者参加,如此一来,没人30块钱也就搞定了。我负责看场子,偶尔参与一下棚内的灯光布置,要知道,其实这东西不难,布好了光,让我外婆上场也能拍。

我一直觉得摄影应该和孤独相关,如果是人文扫街更是如此,毕竟每一张照片和每一次快门中都蕴藏着摄影者自身的想法,别告诉我你会问别人你这张照片要表达什么!这无疑是一种混蛋逻辑!为此,一个人安静的走着,安静的拍着,安静的思考着。这就是我所希望的状态。当然,如果换成人像拍摄,更要命的是模特如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女,很简单的问题来了:到底是闻昂闻来的爽,还是一群男人围绕一个女人来的好呢。至此,得出一个我个人的混蛋结论:不论是人文还是美女人像,越少的人参加,对于摄影者来说越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和美好的回忆。

其实说笑了,个人觉得摄影其实是一种沟通,而按下快门的刹那只是一种沟通后的最后决断。这不是什么故弄玄虚,仔细想想拍摄的全部过程:首先你需要有一种想法由心而生,这种想法促使你希望能将某一种影像留于永远;然后想象的空间随之打开,摄影的光线和常人看到的光线会有所不同,这取决于你希望最终照片出来的效果如何;随后你开始进行测光,这是一个对于新手来说及其复杂对于老手来说相当简单的过程,当然可能你需要一台入射式测光表;再随后便是构图,这似乎是一幅照片生成前的最后步续。最终,按下快门——这已经不需要技术的支持了,只是一种如流水线熟练操作工一般。如果抛开了这最后一步谁都会完成的动作——食指健康便可——那么,摄影所留下的就是只能够由一个人在一个安静的思绪下完成的一种思考。万一人多势众,必定会打扰到这样一个思绪的空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变成了玩笑,打闹,还有我喜欢的——撇情操。

为此,我在人多的时候拒绝摄影。当然,也不是说本人到了独孤不求败的地步,一个人摄影也有寂寥的时候,如此一来,我会叫上一两个摄影好友同去拍摄——但如果遇到美女模特,我还是习惯性独食。曾记得试镜CARL ZEISS的ZF 50/14的时候,和高等数学一起晃悠在新天地整整3个半小时,当然,最终的结果很是满意。

其实不可避免说,在这样一个网络论坛泛滥的年代里,有着同样爱好的人会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走到一起,当然,吃饭,KTV(正经的那种)可以成为腐败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摄影聚会,我是不支持KTV的,其次也不支持吃饭,我喜欢酒吧,倒也不是说我就希望在酒吧的灯光昏暗下能做点什么小动作。其实酒吧是一个能够发挥摄影的场所,当然,千万别是那种带着舞池,很多黄色绿色红色头发的小青年在里面蹦跶的那种。因为酒吧有着漂亮的装修,不像饭店的包房;酒吧有着昏黄的带有色彩的灯光,不像KTV的死黑或者饭店包房里的那种例如阴天般的散射光,酒吧的灯光拥有侧面光,背面光的效果,只要你能够走动起来;酒吧有着各种影棚里可以找到的道具:酒杯,红酒瓶,特别的吧台,吧台椅……无论如何,酒吧是一个适合摄影的地方。

我有一个好习惯,姑且称之为好习惯吧。每次拍摄回来总是会问及自己一些问题,拍的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还有哪些不足,到底能不能提高,美女的联系方式留下了么……我一直以为摄影与其说是一种纯粹的照片和影像的存在,倒不如理解为一种文字和影像的结合,我相信,每一个摄影师都是善于表达的,至少,在他们的心里是善于表达的。如果不能用一种文字来表述摄影,那可能只是一家报纸或者杂志社的兼职摄影罢了——一个朋友比较沉重的表述为:图片记录员。

如果要问我摄影的要素是什么,我想肯定不会是光圈,快门什么类似的东西,这些都太过枯燥,也相当无聊,我相信任何一个智商健全且有那么点兴趣的人终究可以花上一定的时间掌握这些东西,这和构图不一样,我承认在构图上存在一定的天赋一说。但除此之外的其他技术,都只要看书实践即可。刨开这些,似乎摄影留下的要素基本没有了,非也,静下心来想想,摄影到现在,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可学?

摄于静,安于心吧。


五论
[被误导着继续误导]

首先要做批评和自我批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在一个你不熟悉的领域里最好闭上你的玉嘴,看来的终究是看来的,却不曾看到有如此多的人在给别人的建议中充斥了“听说”“好像”的词汇。当然,我自己也偶尔有,但为数甚少,我克制的一向不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在摄影领域里,或者说在摄影器材领域里,讨论的最多的无非是镜头,而镜头这东西个性太强,除却那些公认的,也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顶级镜头外,很多都拥有自己特殊的禀性。好,或者坏,其实还真得只有用过之后才知道。

我看过很多关于镜头测评,或者说点评,又或者说看似御批的文章。其中不少在我看来纯粹属于新闻稿类型的,寥寥数语,点评的头头是道,我敢打赌,这点评之人,十之八九没有使用过他正在点评的镜头。更有甚者,拿出几乎全部市面上买得到,厂方在产的镜头群给一个长篇大论的评价,呜呼哀哉了,误人子弟不说,后果谈不上恶劣,但绝对有失偏颇,弄得新人看上去口水滴滴,随之便是掏空了钱包,市场运作,纯粹的市场运作。

谈及镜头,我想任何一支普通的,又或者专业的,但凡不是那些如LEICA M 35/1.4ASPH又或者CONTAX CY 85/1.2这样的镜头,想给评论,我的参考意见是:使用这支镜头在各种环境光线下不少于4-5档常用光圈拍摄不少于500张照片才有资格发言。这要求是不是严格了一些?非也!首先谈谈镜头的组成,一个是外形设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艺,这东西不难,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便可大概知道一些皮毛,若是就此发表一下镜头做工,绝对没有问题,任何一个只要不是感官方面出现残疾的同胞都可以比较出NIKKOR 85/1.8和NIKKOR 85/1.4之间的差别。当然,镜头肯定不止做工这么简单,毕竟它不是座钟,放在那里看就行了。于是便是光圈,一支镜头的表现如何,最大光圈肯定要试验一番,不管是贫民级别的1.8,2.0或者2.8,又或者是令人垂涎的1.4,1.2甚至1.0(据我所知,能够尝试LEICA M50/1.0的人绝对少数),随后便是缩小1档以及2档光圈下的成像效果,其实任何一支镜头在F8的情况下都能表现出相对良好的光学素质,为此别在任何你所推荐的镜头文字里出现F8的表现,这是笑柄。

除去各档光圈的使用外,还需要在各种光线条件之下进行拍摄,这是任何一个人提出他对于某支镜头评价所必需的,因为每一支镜头都存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的成像性格,特别对于眩光的控制能力,在大光比下的表现力以及逆光的表现。这些东西都是很负责的评价镜头所需要具备的,当然,你可以不在你的文字里详细的表述——如果它们表现得中规中矩的话,但绝对应该写出不足之处。这点上很佩服曾经那位将NIKKOR 85/1.4称呼为“紫边仙子”的大侠,其他不说,光是这诚实诙谐地表述,就证明这位仁兄很是肯定的在逆光下使用过了这支NIKON家的人像王。当然,这支镜头直到现在还是我最推崇的NIKON卡口的人像王,虽然他还真得有那么些紫边的问题。

这年头,成事网络,败事也网络。网络自然还是个好东西,至少我常戏言道:知之为知之,不知GOOGLE知,但败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其实并没有尝试过某支镜头的使用味道,也就是在GOOGLE上博览群页,最后一幅专家的样子,开始头头是道的点评起了镜头。这东西有点可怕,收住了吧。

我承认,网络上有用的东西确实不少,但糟粕也比比皆是,特别是那些测评点评甚至高手点评,很多东西,试着去尝试一下才是最好的,这东西犹如找小姐,看遍A片的处男,终究还是处男——当然,一万个注意!我并不鼓吹看A片的处男去找什么小姐,有空自己打打飞机也行,不过这感觉确实不一样。以后出门别吹嘘床上的事情,留着有了合法经历再开口吧。免得被被误导着继续误导别人。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最後由 chameleon 於 週一 2月 07, 2011 3:31 p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1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01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六论
[如你我所要的真实]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客户,30岁的新娘,在拍摄婚纱照的前期沟通中,她所表达出的最大意愿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真实的自己,用她的原话来说,则是人生的婚姻只有一次,她要留住她30岁时的样子。但在原片的后期制作中,这位新娘一再提出要将她的脸修的更瘦一些,将手臂修的更细一些,把眼角以及脖子上的皱纹全部抹去,最终出品的又是一套如剥了壳的鸡蛋一般粉嫩的脸——者绝对和30岁真实的她有着天壤之别。最终客户满意的买单结帐。这就是她要的真实。

我从来不承认影像上存在绝对的真实,从摄影的角度来看,照片只保留了一个真实的刹那,这个刹那只是一幅1/60秒或者1/125秒的存在,从《论摄影》的角度来说,这是抓取的一个片断,是剥离开了整个过程的一个节点而已。如果说这种节点式的存在需要维持绝对的真实,那太难了。因为我们总是从整个过程中去参与判断和解读,但如果只给了一个瞬间,我们的理解就必定会失去承前启后的连贯性。为此,真实也只是被限定在了极其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这个范围小的可怜,以至于总是让我们归咎在一个点上,而从点到面的过程消失了,于是真实也被相对的框定了。

如果一定要和真实挂钩,我想纪实题材的人文摄影是最为靠近真实的范畴——这个和我定义“完美”的方法形成了共性,我一直这样陈述: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完美,而我们所说的只是那些无限接近于完美的东西,这就像数学中的极限,是一种趋势,而绝非终点的到达。如那张美军在琉璜岛上插上国旗的经典影像来说,我们所能够得到的是当时这个点上的真实,我相信这是一种最为接近真实的存在,而在之前,于之后的东西,依旧需要依赖我们自身的想象,而想象这种东西本身就存在的无边界性,我相信两个人在同时看到一张纪实照片后的想象空间绝对不可能形成两个重叠的圆。这就是真实的现实。

随着影像技术的全面数码化,真实这个词汇所框定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似乎每个摄影论坛都会对后期处理的问题展开文明的,由或者不文明的讨论。如果仅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一张影像的成功与否还是应该绝大多数的依靠后期处理前的拍摄,这其中牵涉到曝光,构图等因素,而后期处理只是辅助,这对于早期胶片摄影同样如此。在黑白摄影领域有过这样一句名言:不走进暗房就别谈摄影。这不是夸大其词,事实上从黑白胶片的冲印到放大,无处不存在后期的影子,可以通过局部的加光和减光来获得高光和低光部分的最大限度的细节,还可以通过套放和叠放实现两张甚至数张照片的合成,而后期剪裁性质的构图则更是家常便饭。这些对于从数码摄影领域入门的人来说或许有些陌生,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过。并且在数码领域通过另外一种由1和0组成的模式在继续下去。可以这么说,现代数码摄影将后期处理的重要性大幅度提高了,一张曝光相失败的照片可以通过神奇的软件操作技术起死回生,这在传统胶片领域很难做到,如此一来,真实的影像再现变得更加宽泛,犹如我在开篇中提到的那样,究竟我们在追求一种什么样的真实?

过去一段时间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周老虎事件就是摄影界对于真实的最大的一次挖掘和反省。当然,周正龙同志的技术实在差了一些,以至于第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所谓的影像还真的就只是如挂历一般。其后发生的藏羚羊事件则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至少从影像本身来看,后期技术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于是我们想到了历史性时刻的问题,由或者说关键性时刻。对于每一个参与摄影的人来说,这个词汇的雄厚程度不用多说,出自摄影界数一数二的大师布列松之口的言论已经如圣经般被流传。但有这样一个问题每时每刻都存在于摄影人的心中——关键性时刻的运气如何?我说到过,影像最终成为影像,实际只在1/125秒之间,时间之短令人乍舌,而作为捕捉影像的人来说,如果能够预料到那1/125秒所会发生的事情,那是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又或者很肯定地说——不可能!所以我们只是在实验自己的运气,我们往往在期望预见一个恰当的时候,一个恰当的光线,一个恰当的主角,一次恰当的行为。这种预见的几率很小,不会亚于普通人一辈子被雷直接劈中的概率高太多。而我们却往往都在内心深处期盼一种快速的创作,一种让关键性时刻等待我们,而不是我们去等待它们的状态。于是,影像的真实性再次被我们所挑战。如果这种恰当的关键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与我们相遇,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去主动的营造呢?抛开周老虎那拙劣的方法不谈,至少藏羚羊在这方面做了尝试。而更肮脏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周老虎东窗事发的铺垫,是否藏羚羊就真的被真实的戒律所审判?!如果没有,那么掩藏在真实背后的东西要靠什么去挖掘?是否我们就默认了这种我们还未曾察觉的伪真实?

如果让我们陷入原教旨主义的漩涡之中,那么真实就将更远的离开影像本身。拍摄过风景的老手们都知道CPL的运用,我们可以通过这两块“神奇”的玻璃将本来就不怎么蔚蓝的天空拍出叫人惊讶的色彩来。而在使用闪灯的时候,各种颜色的滤片也起到了改变真实光线色彩的能力。我知道这些都是纯粹的技术运用,是摄影本身的需要,但如果一定要扣上真实的帽子,它们就变得不那么腰杆挺直了。至少,在它们的作用之下,影像所保留的那1/125秒变得不那么的真实了。甚至在数码时代,轻松的故意将白平衡调整到不符合当前色温的情况下就可以营造出冷艳,热烈又或者颓废黯淡的效果,这些都已经走到了真实的背面。但我们却不以为然,我也认为我们大有理由可以去不以为然。如果影像只作为一种真实的保留,那么它的存在就必定会受到真实本身的拷问,而它的发展也不需要进行多元化的突破。影像不只是记录,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实现一种创作。

我想谈论影像和真实是一个非常累人的话题,这如同谈论人道和拍摄如何在马格南并存的问题一样。如果我们只是希望最接近真实地保留影像,那么我们必定会失去一些其他的东西,这如同镜头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取消暗角,就会增加像差等多种问题。为此我们在寻求一种平衡,在影像和真实之间的平衡。如何让这个天平保持在一个互相水平的范畴之上呢?我想差不多达到如你我所要的真实也就可以了吧。


七论
[溺水而亡]

也不知道是谁先想出了那么一个名字,叫做:糖水片。于是凡是踏入摄影圈子成为一个色友的男人女人们基本上都朝着那个甜甜的方向去了。我实在是不知道如何给糖水片下定义,因为其实从人像摄影的角度来说,分类中似乎根本就没有糖水片这个概念。如果一定要给一个定义的话,那应该是多种元素集合以后的结果。首先,需要拍摄高调人像,所谓高调,其实就是光源的分布相对均匀,并不会出现大面积的阴影,整个照片看上去的感觉比较清新明亮,其次还需要是大手笔的后期制作,相对普通的人像作品,糖水片的人物基本上就只能是mm了,并且需要将mm的皮肤后期制作的相当粉嫩,这其实并不难,在PHOTOSHOP中可以轻松完成,而如果你还不能熟练的操作PS问题也不大,至少在光影魔术手这样的傻瓜式软件里可以简单的通过阿宝色调来完成。说到这个阿宝色调也比较有意思,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偏偏就叫了这样一个名字,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就是取自PHOTOSHOP中的AB色调。看来中文确实博大精深了。

很不幸的,又是很荣幸的,在1年多的摄影棚开张日子里,自己也拍过不少的糖水片,或者说其实现在的小姑娘大姑娘老姑娘,但凡是个姑娘基本就是冲着糖水片来出钱拍写真的。同样,在婚纱摄影中也是如此,不论是棚内的还是外景的都基本上向糖水靠拢。也难怪,其实糖水确实很能把中国东方女性的内在美拍摄出来,又或者说不管你有没有内在美,至少能把你的外在美拍出来。

有很多初学者在MSN上问我关于糖水片的拍摄技巧以及注意要点。其实说出来不怕笑话,不管是哪一类的糖水片,第一要点是mm漂亮。一个漂亮的mm可以抵得上任何一支顶级镜头。这绝对不是胡说八道,试想一个旷世美女出现在你面前,哪怕是手机随便一拍也是一张让男人流口水让女人流酸水的照片。而如芙蓉姐姐这样的就算拿着Canon的EF 85/1.2也还是芙蓉而已(我不是故意要贬低芙蓉姐姐,只是举例说明罢了)。为此我们可以找到绝大多数初学者总是拍不好糖水片的问题所在:镜头前的mm不够漂亮,也不够专业。因为我拍摄过一些商业片,所以深刻的明白专业模特,准专业模特和一个普通mm之间巨大的差别。可以这么说,面对一个专业模特,绝大多数人的糖水片可以上不止一个档次。

关于色调,其实糖水片是最偏离真实的影像。这在我关于真实话题的文章中提到过。不过就像那篇文章中所表述的观点一样,影像本身就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真实。如果一张糖水片可以讨得被拍摄者开心一笑,那就是一张相对上最接近真实的影像——这话听上去有点胡说八道,但事实上就是这么一个土老冒一样的道理。回到色调上来,99%的糖水片最终出来的效果都差不太多,至少在美女肤色上的处理都接近于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徒弟的水准。好在现在网络上有充分的资源供免费查阅如何后期制作糖水片的皮肤,从最基础的磨皮成橡胶人到最商业化的保留毛孔的做法都可以查到。只要你一字一句的照着操作一下总会有效果。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因为糖水片的最终效果超过5成需要的是PHOTOSHOP的功效,那么似乎镜头已经不再变得重要。其实也就真的还是那么回事。不管是如日中天的LEICA还是光学巨擎ZEISS又或者是那支EF 85/1.2又或者NIKON家的看门人像镜头85/1.4,没有一支现存的镜头可以将成像的色调转换成糖水片的最终效果。当然,至于镜头到底重要不重要,还是留给说镜头的文章吧,这里姑且就点到为止了。

正因为糖水片存在的特性,导致了一连串问题的出现。首先就是光的问题。如果说影像的存在完全依赖于光的话,那么如何用光将成为摄影的第一大课题。我一直说如果你还无法控制好光线,那么就从最简单的一盏灯开始。但糖水片基本上不允许一盏灯,因为如果那样势必会出现阴影,而阴影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将会彻底改变高调人像的本质,画面会凸现出凝重的气氛——这是我所喜欢的,但不是大多数mm所喜欢的。除去光线等拍摄技巧外,另外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后期的处理,我在自己关于《真实》的文章中胡说八道了不少,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唠叨了,以免万一之前说错的东西一错再错误导很多刚刚喜欢上摄影的朋友。

关于糖水其实可以谈论的东西很多,但不管如何谈如何论如何拍如何P,适可而止,一多就麻烦了,往往一不小心就溺水而亡了。


八论
[当风格遭遇适合]

我想绝大多数人一开始接触摄影是不会考虑风格的问题,而更多的会偏向于适合,这里的适合很尴尬和矛盾,因为绝大多数的适合只是建立在风格之上,而抛开了风格的适合难免有些孤立。感觉上很拗口,且听下文胡说一通。

先说说适合,在摄影领域我觉得只有两种适合,一种是微距适合,还有一种是场景适合。前一种很好理解,拿一支非微距镜头拍摄微距题材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单反相机的最大弱点所在,因为机身本身并不提供良好的微距对焦功能,所以只能够仰仗于镜头的微距能力,不管是60mm还是100mm左右的微距镜头都可以完成普通专业非微距镜头所无法完成的拍摄任务。微距适合就在于此。场景适合是一个更为宽泛的话题,所谓场景,包括了拍摄现场的条件,拍摄对象的情况,这其中涵盖了焦段,透视,镜头所能提供的视角角度等问题,虽然宽泛,但也有道理可循,例如打鸟或者体育摄影,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的时候需要一支长焦镜头,这种情况下,哪怕是LEICA的50/1.0上场一样无法漂亮的完成任务,这就是场景适合。至于这两种适合到底如何去面对和应对,下面再胡说上一把。

对于微距适合,正如前面一段中所说的那样,其实毫无办法。所以我一直建议各位可以保留一支微距镜头,无论是接近标准镜头的60微还是百微镜头,因为如果遇到微距适合的问题的时候,任何一支非微距镜头都无法担当重任。当然,我也知道有些朋友从来不拍摄微距题材,这当然另当别论,至于拥有微距镜头的另外一个好处则是,在不拍摄微距的时候可以临时替代同样焦段的非微距镜头。市面上这样的微距镜头也有,而且不少,CANON的我不熟悉,光是NIKON卡口的,其原厂的105VR新纳米涂层的百微镜头就表现相当出色,作为中长焦人像镜头或者风景镜头来拍摄完全没有问题。而ZF卡口的100mm/F2更是相当牛逼,甚至很多色友都希望ZEISS能够在镜头标示上去掉Macro字样,完全当它是一支用来拍摄中焦的人像镜头。

说完合适来说说风格,风格是一种非常奇怪的东西,往往在普通人身上我们称之为习惯,而用在大师的身上就变成了风格,例如摄影中最为常见的暗角。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喜欢在绝大多数的照片后期处理上加上一定量的暗角,说好听一点似乎也是一种风格。缘由很简单,因为这种淡淡的暗角可以形成类似LEICA镜头的成像秉性——当然,存在于绝大多数的广角镜头中。暗角的存在是一种图片最终效果上的风格,而另外一种风格则是完全和拍摄习惯相互关联,例如广角人像,或者故意的跑焦。这里牵涉到一个好照片的概念,用网络上GD民间大师的话来说,不存在一张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照片,哪怕是一张跑焦的照片,如果有了味道,那就是一张好照片。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黑白照片中存在多多少少的跑焦或者动态模糊,我相信这绝非故意,有时候一支不达到1.0光圈的镜头往往会在光线的条件下做出妥协,而这种妥协基本上会形成或多或少的模糊,而这种模糊的系列照片,也就成为了一种风格。

我一直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适合促成了风格,还是用风格去推断适合。从个人的角度出来,我是比较反对给镜头定性的,除去之前所说的拍摄微距场景的问题,在我的印象里和实际操作上都不存在某种焦段的镜头拍摄某种题材的框架。因此我用过200mm的长焦拍摄过人像也同时使用过12mm的超广角拍摄同一个女人。出来的感觉当然不同,如果一定要给个名称,那就是风格。长焦端的风格和超广角的自然不同,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普通的摄影者,但这种明显的差别还是可以从拍摄出来的照片中获得。从过去4年里陆陆续续拍摄的上万张照片里虽然也可以看出一些个人拍摄的风格,但依旧不能成形。这点上我总是感觉到有点失败,毕竟自己还是一个相对来说有点想法和追求的,为此,后来的暗角成为了自己唯一可以引以为豪的所谓风格的东西。

如果说适合是一种既定的,不为人所改变的存在,那么风格则是一种经由人创造并且可以赋予主观想法的结果。这是我个人对于风格以及合适的最好定义,虽然从根本上深究下去,我连适合都予以否定,因为在我看来,适合本身也可以改变,只是我们总是认为它是一种既定的存在,所以往往是我们去迁就适合而不是创造适合。

我往往和身边接触摄影的人谈论到镜头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固执的定焦镜头的拥护者,为此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麻烦,这些麻烦多少来自先前谈论的适合的问题。因为并非所有镜头都能够适合你所面对的场景,虽然我尝试着去创造,并且这种尝试收获了一些东西,最简单的例子莫过于85mm镜头的室内大头照,我总是习惯性舍弃一些东西,保留下睫毛,纯或者其他一些我需要的焦点。很多人问及我只带2个定焦镜头出门是不是会很遗憾,我知道其中所谓遗憾无非是无法盖全,从我的习惯上来看,一支50mm标准镜头以及一支28mm的广角镜头足够完成我出门在外的拍摄了。而遇到打鸟这样的题材,我总是很识趣的走开。这就是镜头的问题,也是摄影本身的问题,这和写作差不多。那位知名的作家在一次列车事故中隐瞒了自己和车上的情人一同外出的事实。这引发了那句非常著名的评论:写作,不在乎你描述了多少,而是你隐瞒了多少。同样,摄影,不在乎你拍摄了多少,而是你舍弃了多少。如此看来,适合的问题也并非问题。

既然能够解决适合的问题,那么风格自然也就更加容易的形成了。首先因为你总是在使用一个焦段或者两个焦段的镜头进行拍摄,为此,你所拍摄的影像总是存在着某种既定的成规律的视角和透视。另外,由于对于某个焦段的越发熟悉,你将越来越习惯性的使用其中的某几个光圈和快门搭配,来对场景的光线做一种自我的解释和阐述。这是一种我们称之为镜头性的东西,如果你还在为适合的问题困惑,那么这种需要时间和感情来培养的镜头性就会离你很远。如此一来,也就没有风格一说。

写了那么多,似乎依旧没法给适合和风格来一次稳固的串联,来找到两者彼此需要的纽带和焦点。为此我也就打算就此打住。毕竟有些东西越说越乱。

最后需要点名一下前文里提及的那个有名的隐藏文字和情人的作家:英国人,狄根斯。如果你没时间去看他的《雾都孤儿》,那么无论如何看一下《双城记》。


九论(1)
[寻找悲伤]

这是一个很隐晦的话题,甚至不太愿意提及,但确实存在于摄影之中,那就是我们总是追寻一些看似本上的东西作为我们的主题,用摄影的方式去进行表达,这本来并没有什么特别触动的地方,缘起于最近一直在看那本苏珊•桑塔格的书《论摄影》。这其中很不避讳的直接谈论到了关于我们主动去追寻悲伤和龌蹉的存在。

摄影作为一种表述真实的存在的技巧,很大程度上担负了一些历史和社会的责任,我们抛开商业片和现在泛滥已久的糖水片不谈,作为纪实摄影,多少都在用百分之一秒的快门速度留住我们所经历的真实。但我们在这种真实里进行了取舍,可以这样说,一张反映贫民区生活的作品往往比一张记录欢乐家庭全家福的作品更容易得到种种奖状和肯定,并不是说我们内心肮脏的希望看到我们的摄影作品里充满了悲伤,但事实上这种既定的存在狠狠地扇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在我们扫街的时候,我们确实把眼光更多的停留在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一个睡在火车站长凳上的外地无业人员又或者一些锈迹斑斑的老东西上。这种记录破旧和悲伤的习惯已经成为了我们将他们记录在案并且通过种种手段进行传递的墨守成规的方式。甚至现在这种习惯已经开始蔓延到了商业和糖水摄影上,一个美女的外景地很容易的被选择在了破旧的厂房,码头甚至一幢已经拆除了一半的楼房里。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是寻求一种和美女之间的反差,又或者在一种破旧和悲伤的环境里寻求一种摄影的安慰和记录?

我看过为数不少的欧洲以及美国的纪实摄影作品,当然也有中国的。有这样一句话盛传于摄影界,那就是欧洲摄影师向来不承认美国存在真正的纪实摄影。这其中不乏欧洲人对于自己文化沉淀的肯定和自豪,同时伴随着轻视区区200多年历史的美国。当然,我不去评论这种观点的正确与否,因为毕竟从自身的经历来看,还不到平判断的火候。但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又或者中国,纪实摄影中确实大量存在着一种共性,那就是对于社会苦难面和悲伤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找寻。在英语里,拍摄和射击是同一个词汇:shoot,在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中特别提及了这个词,在她看来,摄影师对于任何一个场景的拍摄都雷同于一次射击,把原本存在的,不受干扰的事实片断打破了,这是一种类似于窥探隐私的行径,而摄影最要命的地方在于它把这种原本主观的,小范围的窥探变成了一种大众化的分享。我们通过摄影师的作品看到我们平时未曾注意的东西,它可以是一个女人,一张床,一个饱受饥饿的孩子,又或者一个即将被枪决的囚犯。我们在观看纪实摄影作品的时候总是期盼能够看到这些主题,而并不是另外一些,例如公园里放飞风筝的女孩。后者在我们看来过于平实,而平实的东西往往成就不了作品二字。

当然,从社会责任看开去,找寻悲伤进行射击的作品往往起到了一些积极的作用。例如有一些政府下决心改善贫民区,消除种族歧视,建立更好的社会福利制度,这其中很多都源于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的纪实作品。为此我们找到了一条可以为摄影射击悲伤的最好理由。

中国人有这样的话,所谓:枯藤老树黄花,每一样都来自于悲伤的破残,但每一样都会让诗人找到创作的源泉和灵感。这或许就和摄影有着及其类似的地方。或许我们一直在寻找悲伤,用来表述我们对于愉悦的侧面表述。这或许就是为什么直到现在都有人不断的跑去杭州看一看断桥。也或许为什么爱情故事流传至今的绝大多数景点版本都是劳燕分飞。不管是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而去的是悲伤,留给我们的是寻找。

摄影再迷人也只应该是漂亮的焦外而已]


由于女儿的出生,说实话,现在没什么时间出去拍照,不过扪心自问,我是不喜欢团拍的,自从2年前装修过程中的团购以后,凡是带个“团”字的都不太愿意参加。我去拍照,如果不是一个人,那也不会超过三个人。本来就是,人一多,聊天的因素就多了,而拍照最怕定不下心来。既然不出去拍照了,也就有心思在家看看书了。冲到星光买了几本关于摄影的书籍回来翻翻,好在星光这个地方超过半数的东西都能打折,连购买全新的书籍都最后按个0.85,这么算下来,当然是买得越多,便宜越多。

一直想看赵嘉的《兵书12卷》,这次当然也就买了,这位仁兄关于器材和摄影方面的书有过好几本,我对他感兴趣是因为网读了一段其关于镜头暗角的文章,当然,这也收录在了《兵书12卷》之中,很惊讶原来赵嘉兄的观点和我如此相同,我是向来喜欢暗角的,如若不是超过50mm的标准镜头,我都希望能存在天然的暗角,要是没有,后期加上!这点似乎和亚当斯都一样,甚幸啊!能和亚当斯这样的大师保持一样的习惯,这和赵嘉书中所说:凡是在巴黎拍过照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把自己和布列松拉上点关系。人,虚荣到这种地步,也算是进步了吧。



九论(2)
赵嘉在书中这样说“对器材关注的多了,对摄影自然就关注的少了”。可惜从开篇到结束,《兵书12卷》谈的基本也就是器材了。玩这个东西,走火入魔是肯定的,也没必要刻意回避,就像文字里阐述的那样:没有多少摄影师能够抗拒顶级镜头的诱惑。顶级,这个词在过去几年里接触钟表就一直挂在嘴边。可惜,太多人把高级当成了顶级,还有更不幸的兄弟,自始至终都没明白何谓顶级。算了,人不可强求,能拿得出几万买一个LEICA 35/1.4 ASPH的毕竟少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看过200K大小的网上成像,也算作“玩”过顶级了吧。

最近被冰月团长拉近了他的那个DSLR的群,至于为什么叫他团长很简单,他正在以平均每个星期一个团的兵力带领那些希望依靠数码单反相机拍出惊艳照片的新人们冲去星光。这点上我是充满了十二万分的敬佩的,原因就是我这个人怕麻烦,印象中带着朋友去买相机的经历不会超过3次,而且都是好友。另外一个问题在于我这个人太过粗糙,在100块200块问题上总是一笔带过,为此,向那几位零星可怜的在我陪同下购买相机的朋友致歉,从价格上来说,我肯定没有把握到最低的限度。但我还是那个态度,投资一万块的东西,在不到200块的问题上还是省心吧。有劳神的功夫,不如多按几下快门,以表心中快意。扯远了,回来说说群的事情,白天我是不上MSN的,为此群里发生什么我一概不知,而晚上挂上线后我又是从来不去翻阅历史聊天记录的,所以还是不知道他们都聊点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群里关于风月和家长里短的信息远远超过摄影本身。这也正常,想当初那几个群,不论是钟表还是车友会,其实都一个样。大家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走到群里,却发现原来我们可以聊另外一个和群无关的再一个爱好。人么,图个乐呵。

最近使用数码单反的频率低的惊人,确切的说,在得知老婆怀孕后的那段日子里,除了留念了不到50张照片外,没怎么动用过,为此,还保持了不超过8000次的快门记录。这样算来,以后就算要卖掉,也能多拿回一百两百的,不过我倒是从来没有打算过做NIKON家的蒲志高,虽然也关注EOS 5D后续机型的发布,但自从NIKON出了D3,就一直等这个FX画幅的擎天柱大哥降到两万大洋以内。数码产品,从出生就已经被决定了命运,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足够的耐心罢了。与其说是冷落了D200,倒还不如说是冷落了数码,自己都忘记从哪一天开始,又操拾起了胶卷。我承认我是个很能折腾的人。用高等数学同学的话来说,其实大家都在折腾,好好的电子表不戴,去搞什么机械的;好好的集成电路不用,去弄什么电子管的;好好的数码相机不拍,去玩什么胶卷的。哎,3个好好的,我竟然占了2个。看来,我非善类啊。

至于《兵书12卷》,赵嘉在第一卷中就谈及了反转片,这倒是坚强了自己继续捣腾胶卷的信心,这么说吧,只有坚持使用反转的人,才能够最好最扎实的掌握曝光,理由就是宽容度相当之低的反转片特性。算了,我还是负片优先吧,而且还是黑白负片,一来宽容度相当之大,曝光上正负级数1级以内都不成问题,至于家里柜子里那两卷FUJI的PROVIA F,先搁着,在买好测光表之前,浪费了也是浪费了。这不,又给自己需要买个测光表落下病根了。好在现在奶粉和尿布优先,个人享乐主义,要无条件服从。另外一个告别数码单反的原因是硬件支持,韩总的F70在手,又去弄了一台2手的CONTAX G1,如此一来,还真想不到用数码单反的理由了。除了拍拍女儿的成长记录需要立竿见影外,几乎所有其他拍摄都由这两台胶片完成,可惜的是给它们挂着的都是标准镜头,还都是CARL ZEISS的,我不迷LEICA的,因为我坚信,当然赵嘉兄也有类似的严重情节——在光学领域里,CARL ZEISS比LEICA做的更好。甚至赵嘉在其书中这样给LEICA M开篇题语:不谈感情谈世道!这太犀利了,足够刺痛诸多LEICA FANS的内心。我在若干个月前有过拥有一台LEICA M6的想法,但很快就被ZEISS IKON的广告抵制了。看来,我入LEICA有些难。

关于LEICA M,另外有机会再开篇吧。继续谈谈CARL ZEISS。

ZEISS现在很是了不得,这个做惯大菜的京城名厨在和CONTAX情断义绝后,居然在疯狂数码年代里,跟SONY勾搭上了,其他不说,当年的F717挂了个ZEISS名的镜头,艳遍大江南北,这点上LEICA和PANASONIC的情愫似乎淡薄了很多。再后来就是NOKIA,虽然众多拥有NOKIA高端手机的使用者并不知道那个手机摄像头上CARL ZEISS商标的含义——其实,也就真的还只是含义二字而已,或者时髦的说法是“作秀”——但,ZEISS的这些举动确实有点跟随潮流抢钞票的味道。但不管怎么样,ZEISS重回135领域还是令人开心的。君不见从ZF到ZA,加上原本就有的ZM,Z字打头,且带一个T*标志的135镜头层出不穷么。好在虽然这些售价昂贵的镜头并非德国ZEISS生产,但COSINA公司依然保留了ZEISS的品质。其他不说,光是我挂在F70上的那个ZF 50/1.4就可以体现出素质相当之高。当初在新天地的那套夜景图,要多ZEISS有多ZEISS。也算是安心了。咕咚大师一不小心跟了我的后尘,且一举超越,短短几个月里,从ZF 50/1.4到ZF 28/2,后来再到ZF 100/2 Macro,基本上也就全装备了。好在咕咚大师MSN上如是说:我没什么不良爱好,把去KTV摸小姐的钱花在镜头上,总算也是有个交待。恩!深表同意!男人嘛,不是正当爱好就是不正当爱好。我们俊哥在澳门赌场豪赌一输的钱,扔在相机上确实能够算得上小小收藏家了。

不过再怎么样,CARL ZEISS依旧曲高和寡了,除去ZA那些天价自动镜头外,其他的Z系列都是手动的,而且也算大半个天价了。为此阻止了相当多女性使用者和一小部分男性使用者的爱好和跟进。这年头,女人家买数码单反的劲头明显超越男人。这也是为什么冰月团长的群里,女人比男人多得多的原因。当然这要归功于篱笆论坛,毕竟,这是一个女人群居地。对于拍照,我现在彻底沦陷为一个光说不练的了,好在群众基础扎实,还是有不少人对我认可,多少给点微薄的面子,不至于把隔里一起拉掉。巴菲特说过:只有当潮水退尽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谁在裸泳。没关系,裸泳我是不会的,但一条小裤衩示众的可能性倒是存在。谦虚吧?我这人,就这么谦虚。

今天无聊翻看网页,记下了这么一句话,有点意思:“摄影再迷人也只应该是漂亮的焦外而已”。恩,如果让我选择一个足够美丽的焦外,我想我会抓向CARL ZEISS给CONTAX生产的那个100周年85mm/F1.2。

而且光圈全开。


十论
[不谈世道谈感情]

不谈世道谈感情。没错,我把赵嘉的开篇颠倒了一下。虽然这年头,嘴上挂着不谈感情的壮志青年大有人在,但如果真的遇到感情问题,基本上还是都能缴械投降的,这点多少给了这个浮躁的世界些许慰藉。

LEICA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如果抛开了感情色彩,它必定将被世道所剔除,当然,我不否认诸多LEICA镜头的优秀光学表现,不论是看家M系列还是单反的R系列。虽然LEICA也努力的推出数码版本的M8来冲击一下世道,但结果的惨烈就不用多表了。想当初就一个M7和MP的争论都没有结束,横刀一把的M8自然没什么好多说的——在感情上,很多FANS无法接受。

当然,在LEICA中文论坛上很少看到感情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个衍生——味道。我承认,镜头是有它独特的味道所在。似乎这句话一下子否定了很多大好青年蓬勃向上的镜头测试活动。每次带着4个百微或者6个标准镜头对着一堵红砖墙一阵狂拍。其实在我看来有点好笑。正如赵嘉书中所言,镜头本身就具有主观的光学表现,再加上更为主观的人眼观察,结果无非是主观的平方了。虽然现在有MTF曲线,但我却一直不以为然,当然,一定要扯上感情色彩的话,应该是由于能够登上MTF TOP 10的NIKKOR镜头真的很少——哎,中了魔咒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浓重的感情色彩,不管是萌动的还是旗帜鲜明的,就像我始终不离不弃的坚守在NIKON阵营上一样,做蒲志高的想法来了又去,去了又来,好比咕噜在《指环王》中的表现一样,左右神经相互碰撞对冲,告诉你能做,不能做。想来我还算是个非善类中的禽兽,还没有到“不如”的地步。当初抛售掉自己的NIKON D50以后经过了一番洗礼,现在想想好笑的地方在于,一个不算新手的人,居然脑子里始终徘徊着到底是NIKON还是CANON的问题,好在仅存的那点点威严和面子让自己没有跨出发帖咨询的地步,否则真的要贻笑大方了。好在最终感情的因素占了上风,最终入了NIKON的D200,也算是一种对得起良心的举措吧。现如今倒是越来越重感情了,纵使EOS 5D的升级版近在眼前也不予窥视。

回头说说LEICA,这东西真的是要了感情的命了。其他不谈,就从世道来说,那及其不方便的装卸胶卷的设计,还真的应对了赵嘉书中的那句话:你将狼狈的在众人面前更换非常复杂麻烦的胶卷。不过好在有感情这东西撑腰。再不然,咱背对着你们换总行了吧!好歹转过头来的时候,我们手里依旧是一台万众瞩目的LEICA M。想当初,在FANS中对于M7和MP的争论也由感情而生,一个是系出名门的大家闺秀,但仪表平常;一个是荒山野外的杂交品种,但倾国倾城。完了,居然有那么多男人在美貌和血统之间选择了后者,看来,也不是说男人总是禽兽的,如我这样禽兽确不到不如的善类更是少之又少——我早说了,换了我,必定是M7的。

现如今,如果刻薄一点的话,用LEICA的诸多爱好者里,真正能出片的很少,不过也不必如此苛求,毕竟我还是很赞同玩器材这样一种说法。也可能稍许有些仇富,等老子有钱了,也去弄两台LEICA M玩耍一把。不过说真的,如果有那么笔闲钱,我更会扑向ZEISS IKON的怀抱,这里倒还真的中了感情的下怀:除了NIKON,唯一让我能产生感情的也真的只是ZEISS了。甚至这么说,我选择ZF 50/1.4挂F70正好满足了我左妾右妾的想法。两手抓,两手还真的都硬了。

至于LEICA,有时想想还真不爷们,明知道大家玩得都是感情,还就在这感情上大作文章,看看天价的机身,再看看更为天价的镜头。男人啊,玩感情可是要付出的。冲冠一怒,非但甩了帽子,还把信用卡里的透支额度甩满了。没办法,读书人春宵一夜千金买单,现如今,甩出两万现金就可以玩上几十年,怎么算都赚了。唯独这LEICA的好处还有不会太过厌烦,不容易腻,上了一次还想上一次,这下看来,非但赚了,而且赚大发了。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03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十一论
[高开低走的浮躁]

没人愿意高开低走,除非你买了股指期货,而且还要是沽空。但群众摄影里高开低走的不在少数,看多了也就麻木了,但麻木之余还是有些惋惜,这样看来,自己虽然非什么善类,但也有少许社会责任感。用粗俗的话说就是,床上床下还就真的一样好了。

现在任何一个摄影论坛,买机器的咨询问题是最多的,我也走过这样一条路,但我这人比较耿直,提问不如翻贴,说不定还能从古董贴里翻出个把颜如玉,到时也是一种乐趣。也看到有无忌的老人开贴感叹:这年头,怎么就多了那么多狗头呢。无奈之余有些可笑。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任何人,都不可能拒绝顶级镜头,这就像一个男人无法拒绝林志琳一样,除非他生理上有点小困难,当然,迎着困难还是要上的。如此一来,大光圈红圈金圈就成了几乎所有涉足拍照领域的人的一个共同的追求。何谓顶级镜头?贵的呗!如此再一来,大把的私房钱也就付诸头流了,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帖子,大意是如何与领导交待自己购买新镜头的金额。大多数都是打了折扣的,甚至有仁兄一共购入4个新镜头,从买来就一直放在公司没敢带回家过。看得我喷茶了,我喝铁观音的。

追求素质本无过,但,引用那个为器材专门写书的赵嘉的话来说:对器材关注的多了,对摄影自然关注的少了。算了吧,赵兄可没少用顶级器材,甚至与直言不讳的说,在LEICA 35/1.4和LECIA 35/2的面前,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哎,人啊,不怕虚伪,就怕虚伪里带着真实,这个时候,虚伪就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人了……

回过头来看看业余的吧,姑且抛开什么思考摄影的高深问题不谈,在追求顶级器材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了一个浮躁的境界。这是一种不由自主地陷入,也就是最为可怕的地方。什么是浮躁?浮躁就是牵着小姑娘的手的时候下面不老实,浮躁了吧,结果没了情调,没了阳光,没了咖啡,也没了一个眼神和一次手指尖的触碰。完了,余下什么大家都知道了,赤裸裸的没有了意境了。这就是浮躁。对于新人来说,我是一直支持用定焦镜头的,而且应该是50mm标准,其实这也和前篇关于感情的问题有点关系,因为家里的海鸥相机携带的是50/2的标准镜头,如此一来,继承父辈的一切,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标准定焦镜头,不管是挂F70的ZF 50/1.4还是挂CONTAX G1的45/2——其实实际测试结果这个镜头的焦段在48mm,算是标准的了。至于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提倡,抛开自己的感情因素不谈,多少还是有些戒掉浮躁的意味在里面。其实拍照的结果是“不拍”,这并非什么悖论,仔细想想,舍确了不能拍得不拍,余下的当然就是可拍好的了。

最让我害怕的是有钱人玩摄影,入门而去的就是35/1.4或者50/1.2的方向,亏得没有大量量产50/1.0,否则也上了。有人说你丫虚荣了吧,愤世嫉俗了吧,仇富了吧。或许都有。但肯定还有一条:害怕他们高开低走。这可是扪心自问的心里话。虽然我也想弄个50/1.2的玩耍一把,但如果只有50/1.8,我也心甘情愿。至少,它也能成像对吧。

至于变焦和定焦,我曾经在喝酒以后和一个朋友说过:靠拍照赚钱的,千万别考虑什么定焦,那都是蒙人的,为自己考虑考虑吧,赚钱要赚得轻松才是王道啊!后来有点后悔了,大好形象在一顿饭未饱,酒先足的情况下轰塌了。也好,至少吐了真言,比抱着马桶吐虾仁好。

高开低走的问题太多,估计也不讨好很多人,所以不多说了,乘着没喝酒的机会,收住也就收住了。


十二论--这个好看呀
[关于女人]

很坦帅的说——注意,是帅,建议很多和我一样长得很不帅的男人们平时多把帅这个字挂在嘴边,以充分增强自信心——我不拍任何一个我不认为是美女的女人。更坦帅的说,我始终认为每个女人都有她漂亮的一面,只是身边的男人无法察觉罢了。如此一来,在我眼中的美女总是要比在其他很多人眼中的数量更多。这是一种态度,喜欢泡小姑娘的可以借鉴一下。

拍摄美女几乎是每个业余爱好者所必需会去尝试的事情,优点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心理压力。因为一张美女照很难在人像类作品中获奖。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大凡获奖的人像类作品,基本上不是一个脸上的皱纹如同丛山俊林般的少数民族老奶奶,就是一个刁着旱烟袋若有所思的延安地区老爷爷。所以说,美女照拍好了,美女开心了,你也开心了。拿来炫耀也可以,用来意淫打飞机也可以,一举多得,造福百姓。

但很少有让我可以驻足观看许久的美女照,更少有可以让我翻来覆去看了又看的。这其中两位NIKON家的美女专业大师:听蓝和柔软算是相当不错的。这其中很多问题不在于拍摄者,而在于被拍摄者。由于各种原因,我遇到过也合作过一些美女,其中不乏专业,准专业,业余,业余的一塌糊涂的。问题出在拿起相机瞄准拍摄的刹那间。一个好端端的美女在取景器里消失了,换来的是比较僵硬的面孔,很是僵硬的动作以及超级僵硬的彼此氛围——当然,这在专业和准专业美女上不太存在。这是一种来自于镜头的压迫感,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我本人就是,虽然平时不帅,但一到了别人用镜头瞄准自己的时候就越发的不帅了,最后出来的照片和三国的张飞打完仗回来没洗澡没洗脸一个样子。

为此,对于任何一个被拍摄的普通美女,我选择常态。

常态就是平常的状态,一个人在放松的常态下能表现出的是一种胜过镜头前的感觉。可以这么说,偷拍是一种很常态的方式,而且往往在180mm镜头里出现的全身美女都保持了相当女人的味道,不论从表情还是身姿上看都是如此。但偷拍需要一定的胆量和风险,在这样一个以和谐著称的社会里,偷拍无疑就是犯罪和不和谐的主要因素。本人曾经在新天地的STARBUCKS遇到过非常尴尬的事情,其实我只是在实验一支手动对焦镜头的对焦精度而已,却在无意中把镜头方向对准了坐在店内的某位美女,说穿了,我也并非拍她,而是她前面隔着玻璃的一张椅子罢了,从开始到结束我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很不和谐。直到这个美女走出店外来到我的身边,很是客气但略带威严的跟我说:先生,请您把拍我的照片删除。我实在有些纳闷,最终无奈下很配合很主动得把相机里所有的照片给那位美女看上一遍她才愤然离去。好在相机里没有什么陈冠希的东西。

如果偷拍不成,那就真的只剩下你和美女之间的沟通了。而保持常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彼此熟悉和放松。正所谓我的草根名言:一杯咖啡,一个下午。我一直觉得一口气拍上200张一天的美女照是相当失败的。这个道理很好理解,第一次的时候是不是很爽?第二次的时候还爽,第三次第四次呢?如果有第六次第七次,我会怀疑我遭到了严重的性侵犯。所以在用数码的时候,我大概拍50张左右的照片,而换了胶卷,最多1卷了,其中的10张还要留给咖啡馆本身,所以有美女的底片也就26张,好在我装片的时候很当心,所以一般都能按到37张才倒片。就算如此,这26或者27张美女中我愿意最终拿给对方看的还要去掉一个零头。一个下午就一卷,不到30张的数量是不是很少?我倒觉得正好,因为大半个下午在聊天,举起相机的时候少之又少。不聊天哪里来的常态呢?

有很多人归咎对方不够漂亮,所以出片不好,说句实话,对于这样的论调我始终有有冲上去理论一番的冲动,虽然我也承认不可能每个女人都能像林志琳那样,但最终拿着相机的还是拍摄者,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弥补女人的不足——构图。关于构图有很多种说法,我个人的想法是,初学者要规矩,正如我从小练习书法的时候一样,先生说了,在能驾驭楷书之前,切莫急功行书,更别指望草书。有一种进化叫做水到渠成,还有一种常态叫做浑然天成,此两“成”,都是积累的结果,拔苗无益助长,就像手淫多了伤身一样,该老老实实的时候就老老实实。撇开手淫这样的黄色话题,回到构图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尝试过一个鼻子,一张嘴,一个眼睛为主体的美女照,又或者只是一个肩膀带着一条锁骨——说到锁骨我就来劲,我一直认为这是女人身上最漂亮的地方。构图可以最方便的抹去女人身上的不足。当然,如果她体重超过200斤,我劝你考虑我开篇的第一句话。有时候,人不能太折磨自己。

有很多时候觉得,如果吃饭遇到邻桌的美女而你没带相机,那将是你最为幸福的时候,因为你将不需要沟通和缓和就能让你身边的女人达到常态,根据我的经验是:可以色迷迷的直视就直视对方,千万不要选择猥琐的斜视,除非对方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小姐,否则基本上没有女人会对于你猥琐的目光产生好感的。

扯远了,拉回来。还是谈谈拍照中的女人。我喜欢用黑白胶片的来拍摄女人,当然,在糖水泛滥的今天,似乎我有点老邦瓜了,但好在能和我坐下来一杯咖啡一个下午的女人多少还是知道我这样一个有志青年的固执所在和艺术追求的,所以也不会反对我用黑和白来表现常态下她们身上的女人味道。在此,表示感谢。

一直以来都坚信,摄影和文学是最能够接近女人的两种方式,所以已婚的男人们注意素质,也注意智商。摄影是窥视女人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但别窥视的过分了,有时候很多游戏虽然高潮迭起——注意,高潮迭起,很亢奋吧——但,高潮退去后的是一种付出和代价。摄影和女人,归根结底,要和谐。

还有一些关于电影的文字,我一直主张喜欢摄影的朋友留一点外拍得时间多看一些好的电影,对摄影很有帮助的。


十三论
[阅读王家卫]

王家卫的电影我是都买的,而且必定是D9版本的片子。肯定不亏,因为我每部片子都会看上至少两遍。其中的第一遍可以学习摄影,第二遍可以看看内容。

我是喜欢王家卫电影中的惯用伎俩的:大量的长镜头,慢慢的从左边摇到右边,又或者反着摇过来,基本上没有一星半点吴宇森的激情。长镜头的好处在于可以充分烘托气氛,一点点灯光下泛黄的场景,以及背景音乐里的慢节奏摇摆。如果说某一天我处于并不亢奋的状态,又或者刚刚从床上下来,而且并不打算马上去洗澡的话,看上一部典型王家卫电影,肯定是一种惬意无疑了。

解读王家卫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事实上我一直认为王家卫未必都能完美的解读他自己。从他的一连串作品来看,既有黑帮题材的《旺角卡门》,又有相当多爱情题材的有如《花样年华》。说实话,在那么多出演王家卫电影的□□□□影后们之中,最为把握的住王家卫感觉的非张国荣莫属。这就使解读上的难点和重点,似乎张本人就已经很接近内心世界里那个把爱情看成一种迷乱和暧昧的王家卫。当然,电影是需要表述的,而这种表述的最终结果会被观看者的心路历程所融合,我相信每一个人看王家卫电影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和吴宇森所呈现的暴力美学截然不同。很简单,至少不太会有人像我一样在看完一部《花样年华》后丛生一种做爱的念头。这就是王家卫电影的风格所在——你可以说你看不懂,但你却在看不懂之后的时间里饰演着一种似懂非懂的举止。这在《2046》里反映无疑,因为我听说了很多人诟病《2046》的荒诞和无稽,但却又有那些人在不断揣摩其中的含义。可以这样理解,如果你不在乎这部电影的所在,就连带的不会在乎你是否看懂了这样一部电影。

如果说王家卫在他的电影里更多的期待一种对于爱情的阐述的话,我更愿意理解为其实是一种对于孤独的探询。爱情其实是一种奇特的孤独的载体,没有人会在热恋中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却总是在争吵,不满,怀疑,猜忌和长时间的性生活不协后思考这样一种问题。如果两个人的身体可以紧紧地连在一起,那个时候,爱情就已经荡然无存了。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王菲在重庆森林里有一句这样的话“我和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上了另一个男人”,可惜在其后的那部《大话西游》里被足够无厘头的周兄篡改的并不幽默,但在《重庆森林》里,这句台词来的如此真实。爱情是一种突如其来的侵袭,是一种由寂寞搭载着并且期望突围的情绪。而这种爱,只有在0.01公分的时候才真实的存在于体内。而当彼此的距离成为一个负数,情欲以及荷尔蒙的分泌将无情的掩盖这样一种恻隐的孤独。我相信,王家卫需要表达的,很多时候也就是这样一种孤独的现实存在。存在于过期的凤梨罐头之中。

如果说爱情本身是一种孤独,那么暧昧则是疗伤这种孤独的最好方法,由此而来的《花样年华》就在极力的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周慕云和苏丽珍始终只能通过表演来进入他们的角色。如果他们知道花样年华如此过去,他们还会停留在那份暧昧上吗?答案没人知道,哪怕在结尾处,王家卫都留给了所有人一种猜测的遗憾。这就使暧昧的真实结果,如果跨越了彼此分开的界限,暧昧就会轻而易举的升级,而这份升级本身必定会在第一时间将暧昧摧毁。2046号房间留下了该留下的,赶走了该赶走的。如此一来,暧昧得到了一种彻底的归宿。提及《花样年华》,必定要提及片中的旗袍,路灯,以及路灯下周慕云和苏丽珍的一段段彩排。如果说暧昧可以进行彩排的话,那么爱情在它面前就难免显得有些粗糙和过急了。没有一种暧昧是一触即发的,但却有很多种爱情是一见钟情的。

我是倒过来看王家卫作品的,倒也并非什么刻意,只是在《花样年华》之前并没有关注过王家卫的作品。在某个网页上曾经看到过有小编如此简要的评价过王家卫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得要领。为此一字不差的摘录如下:寻找失落的情感碎片--《阿飞正传》,还原侠义英雄的真实--《东邪西毒》,迷乱的都市风景--《重庆森林》,需要温暖的寂寞天使--《堕落天使》,想要和谁跳探戈--《春光乍泄》,暧昧的年华--《花样年华》。其中我最为敬佩的是对于《春光乍泄》的点评。有人说《春光乍泄》是一部同性恋题材的影片,我倒是不以为然,从我的尺度和理解来看,李安导演的《断臂山》更符合同性的观点。关于李安导演我也有些话想说,在此就不表了。这部在阿根廷完成拍摄的电影里充斥的与其说是一种同性的爱,更应该是一种对于寂寞的回归。这和性别无关,当然,王家卫的智慧让他选了阿黎和阿荣,但我相信,如果真的换做一男一女,一样可以演绎这段来自Tango故乡的寂寞。寂寞和孤独并非同义,在有些词汇上我很是敏感,寂寞可以不是一个人,但孤独必定要自己承担。人在孤独的时候可以选择逃避,但一旦落入寂寞,就真的很难抽身了。甚至可以如此肮脏的理解,孤独的时候可以靠一次愉悦的性爱来获得短暂的超脱;但寂寞是一种让人不举的内伤。

最新的《蓝莓之夜》,我是在一个下雨的晚上一人看完的,看它的理由很简单,因为那串钥匙的预告片,有人说,钥匙是留给人的,但在王家卫的电影里,钥匙是留给门的。那是一部时间跨度和地点跨度都不大不小的影片。我最喜欢的场景居然是其中那段为时很短的从小店摄像头里拍摄到的场景。这是一种独特的视角,从摄影上来说,是广角影像,而广角往往充满了视觉冲击力。但在影片中这种冲击力似乎消失殆尽了,这也是我喜欢它的一个理由:世界在用一种带有冲击力的视角观察一场普通的冲突,而这个视角里的普通人还是如此的普通——毫无冲击可言。如果我要给这部电影撰写一篇评论的话,我想题目应该是《当王家卫开始抄袭王家卫》。没错,《蓝莓之夜》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重庆森林》的英文版本。其实这无可厚非,看王家卫,需要反复,需要不用力的进行揣摩——用力,很多时候只能让自己更疲惫,却毫无更深层次的理解之用。《蓝莓之夜》的成功在于它依旧在极力表现王家卫对于王家卫本身的解读,纵使它类似于《重庆森林》,也大可不必哀叹什么。

说了不少,但依旧无法完成一次融会贯通的解读,为此,结尾的时候把原先的标题更改了,从《解读王家卫》到了《阅读王家卫》。


十四论-开始飘忽了
[Lost In Translation]

我承认购买这部片子的动机很是不纯,一方面是因为偶尔听朋友谈起过《迷失东京》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至少对于犹如你我这样的文学青年值得一看。但确切的说,让我掏钱购买的是因为它的导演:索菲亚 科波拉,其他倒是无所谓,实在是因为这位女导演的父亲乃《教父》的导演,如此一来,这位教父级别的导演的女儿所指导的片子,实在是有足够的吸引力让我买来看上一番。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我已经开始有些庆幸自己对于索菲亚 科波拉的青睐导致没有错过如此一部确实值得一看,或者说二看、三看的影片。当然,就主题而言,似乎很是大众化,甚至在《美国丽人》中也有类似关于中年危机的题材。但这次在《迷失东京》中确远不止如此,如果说Bill所扮演的Bob Harris是类似于《美国丽人》中那位正在经受着中年危机的父亲的话,那么由Scarlett Johansson饰演的Charlotte则完全是另一种对于婚姻危机的表象。乃至于那位仅仅在影片中出现过几次,最终在Bob Harris醉酒后同睡一晚的酒吧歌手,都具有相当强烈的意义。如此一来,在整部片子中似乎没有多余的角色,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一种存在和迷失的混合体,用网络上一篇相关评论的话语来说则真的是“迷失是每个人的一种常态”——为此我还深表同意。

粗略的看法是:《迷失东京》在严格意义上确实反应了男人中年的最严重问题,如同Bob Harris一般,在经历了人生巅峰后的一种迫降,个人觉得Bob还算是软着陆的一员,虽然在一个说着如同火星语一样的城市里,为了200万美元的酬劳辛苦的拍摄着Suntory Time的广告,但毕竟他还有过辉煌,并且即便没落,也在一种灰色的边缘挣扎,这恰恰是Charlotte在酒吧里问到Bob的话那样:你买过Porshce么?Bob的回答很是智慧:本来考虑过,但是……是的,似乎一个男人的成功最终能够被归纳总结的也就是那些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一幢别墅,一部Porsche或者Ferrari,又或者一张高尔夫俱乐部的年卡,但Bob的问题并非在此,他失眠,他需要从远在美国的妻子那里接受传真,需要在东京的酒店里拿到妻子Fedex过来的地毯小样来确定书房到底用哪种颜色的地毯,又或者孩子们早已习惯了父亲不在身边的生活。25年的婚姻,Bob可以得到一部Porshce,但很难得到他希望的一种感觉。

个人觉得《迷失东京》的成功真的在于Charlotte的出现,也似乎面对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展现男人中年危机的电影的时候,索菲亚 科波拉确让Charlotte穿着内裤的大腿先从镜头前缓缓拉过来打开整部片子的序幕,这个结婚2年并且随着丈夫来到东京的女人,似乎注定了会和Bob碰面,并且在一种似曾相识确实际上毫无焦点的平面内碰撞。似乎在我第二遍观看这部片子的时候,视觉重点已经自然而然的从Bob Harris的身上转移到了Charlotte那里,那是一组经常出现在影片中的镜头:Charlotte穿着长长的上衣,还有一条内裤,蜷缩着大腿坐在窗台的大理石上,落地的玻璃窗看出去的则是夜晚,清晨,白天的东京,高达几十层楼的落地玻璃下外展示的是如同从纵复杂的血管一般的道路,以及道路上已经只有黑色小点的运动之物。这就是2年婚姻给Charlotte带来的,是一种高度,一种无法企及但又总是可以亲眼看到的陌生,这陌生里夹杂着熟悉,却又熟悉的如此拗口和遥不可及。在丈夫匆匆告别自己的早上,以及酣睡的夜晚,Bob Harris的闹钟指向了凌晨4点,而Charlotte则也同样无法入眠。每每看到这里都会觉得有一种可怕,可怕的不是一个陌生人的陌生,而是一个熟睡在身边,一个和自己有了2年婚姻的熟悉的面孔所带来的不可言语的寂寞,一个人的寂寞可以用孤独来表述,而两个人的寂寞则是一种死一般的苍凉。

如果说Bob Harris来到东京是一种逃避,那么Charlotte的东京之旅算是什么呢,我试图去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汇来进行描述,但却始终无法将敲击键盘的节奏最终定格为两个或者几个汉字。在Bob Harris和她妻子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见面的纽带——可以是那台传真机,也可以是那份Fedex的快递。但存在于Charlotte和她年轻的摄影师丈夫之间的联系又在哪里呢,一段2年的婚姻和一段25年的婚姻在对冲和互溶的结果中所展现出的竟然是如此一种雷同和雷同中的悲怆。就好像那个夜晚,在Bob Harris的床上,Charlotte问他自己的将来会好么,Bob说“No”,继而转为“Yes”。我想Bob一定是在一种迷失中给予回答,这回答似乎是给Charlotte的,也似乎就是给他自己的。

似乎我们看到当Bob和Charlotte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总是很开心,也似乎我们寄希望于将两段并不开心的婚姻拆散后重新组建一个至少可以成全4个人中的2个人的另外一个篇章。但,我的想法似乎有些卑劣,也似乎有些龌龊——在Bob和Charlotte各自婚姻的一开始,他们就如同现在一般么?到底是人的因素让婚姻走向了迷失和混沌,还是时间,习惯,让本来可以幸福的人走向了迷失呢?这似乎没有答案,至少索菲亚 科波拉没有在电影中给予我们答案。当然,在我看来,这如同东京版廊桥遗梦(可惜不是最为贴切)的故事依旧只是两个陌路人的一次擦肩而过,激情的迸发来自于一种对于自己的迷失,和短暂的回归。说的最为俗气一点,如果将Bob和Charlotte放在一起,2年或者25年后,他们是否依然会走入今天自己的这条轨迹呢?

我是不愿意从电影中摇旗呐喊的,也从不曾习惯在其中找出什么哲理来,似乎电影本身并非能给我们带来关于人生方向的选择,而电影本身更多的就是一种已经带有主观方向的表现方式,这种方向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和编剧,可喜的是,《迷失东京》的导演和编剧都系索菲亚 科波拉一人,为此,我们可以像比看王家卫电影更直接的方式去窥探索菲亚 科波拉对于婚姻,现实,情感,迷失的看法。

从电影的角度来说,最后Bob Harris追上Charlotte后的那句耳语成为了再次标榜索菲亚 科波拉能力的片段。也似乎所有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都在追寻那几个故意被导演做成彻彻底底的耳语的英文单词究竟如何。在查阅了网上众多的资料以及放大音量反复聆听多次后,我还是选定了这句:

I have to be leaving … but, I won’t let that come between us, okay?
我要走了,但我不会让我的离开阻隔我们,好么?


十五论-继续忽悠
[谁比谁更重要]

在我偶尔一次乘坐地铁的时候偶尔买了一份非常便宜并且充满了广告的海报式的刊物用来打发那几站路的无聊,在有关电影的版面上第一次看到《赛末点》的介绍,插图是一幅男女主人公在下雨的金黄色稻田里做爱的场景,说真的,还有点惟美的激情存在其中,更重要的是,女主角的演员正是Scarlett Johansson,这位在《迷失东京》中让我痴迷不已的女人(关于迷失东京,另有拙文开篇专门表述,有兴趣的可在此blog中找寻一下)。于是,在回家的途中买了一张D5版本的片子,很便宜,基本上也就是推着自行车夹带着买DVD版本电脑软件游戏的自行车卖家那里买的。看完一遍之后又去了那家我常去买片子的小店重新购买了一张D9版本的——这次,真的不是因为那场金黄色雨天麦地里的激情戏——相信我。

剧情其实还算简单,威尔顿是一名从爱尔兰到伦敦的网球教练,通过网球他结识了Tom Hivate以及这个中产阶级家庭。Tom的妹妹克罗伊对威尔顿一见钟情,但威尔顿却迷恋上Tom的女友--来自美国的女演员诺拉,两个人都有一种寄人篱下同病相怜之感,并发生了一夜情。不久,威尔顿与克罗伊结婚,并成为海威特家族的商人,而Tom却与诺拉分手。一段时间后,威尔顿于诺拉偶遇,威尔顿与她又恢复了情人关系。克罗伊结婚后一直想要个孩子,可总是不能如愿,正当威尔顿在善良而富有的妻子克罗伊和性感迷人的情人诺拉之间周旋时,诺拉突然怀孕了。她拒绝堕胎,要求威尔顿必须将实情告诉罗克伊并与之分手。但威尔顿并不爱诺拉,他决定选择优越的生活而杀死诺拉。最终他杀死了诺拉和她的房东,并由于一系列巧合而顺利摆脱法律上的嫌疑。

我其实很多时候都会比较钦佩美国的一些文艺片,姑且称之为文艺片吧,因为没有追车,没有爆炸,没有偷盗金库赌场的设计,从头到尾都也只是一些关于室内室外的对话和场景。之所以谈得上“钦佩”二字,是因为在这些导演所指导的片子中,很赤裸的会表现出一些关于人性最为丑恶的地方,这还不够,那些充满人性罪恶的主角往往最终还是能够逍遥法外——当然,我并非鼓吹这样一种畸形的存在,倒是真的相信,在一个由人类组成的社会团体中,并非一定要高举红色旗帜的宣扬邪不胜正的战役——这在美国大片里可以,但在文艺片中,还是免了吧——好处有很多,光说其中一点:让我们可以思考,更多的思考,让上帝开心的微笑。

没有一个人会在面临自己升天的时候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举措,这点上我是深表赞同的,至于英雄,圣人,又或者大义凛然,当然这些都是少数派。我看到过这样的评论:难道家庭的和睦可以胜过一切么!容我大胆的批评一下,如果片中要表达的只是网球教练威尔顿希望通过抹掉和女演员诺拉之间的情事而换取家庭和睦的话,这部片子绝对是Made In China的。我们可以这样猜想:如若在麦田中和威尔顿缠绵的并非一个出生平凡的女演员,而是某位银行家的闺女,结果又会是什么样呢。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这个男人和其中的一个女人是合法的夫妻,和另外一个女人又存在着暧昧和身体的关系。又有人要说无耻了,其实也大可不必,还是回到影片中来吧,威尔顿和克罗伊之间的感情在我看来是确实存在的,这个平凡的网球教练绝非只因为欲望——不管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又或者物质的——才和克罗伊结合的。而他和诺拉之间的感情更是存在的,并且很多人都可以看得出,这种爱的存在甚至已经,肯定,超越了其和克罗伊之间的爱。这就是一种奇怪的并存,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的爱会在同时分派给两个,甚至三个人。但事实上这确实发生了。就在诺拉受到Tom Hivate家族的羞辱走出房间朝着雨中走去的时候,威尔顿紧紧的尾随了出去。其实我相信如果事情发生在克罗伊身上,这位教练也会追出去。这就是并存的可怕之处。

其实中国早就有了古训,那叫——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姑且算是贬义的吧,我不想在反人类反道德的路上走的太远。这话听上去不舒服,但也未必就没有它的道理。要是杜十娘能早点看上这部片子,也不至于后来落个投江的下场,可惜,人总是在后知后觉中前行。抛开什么感情的问题,放宽了想,又何尝不是如此。仕途,官运场上抛弃友情亲情爱情的事情其实也还真的不少。人性往往在抉择的时候从内心开始迸发,并且如脱缰的野马一样纵横。虽然我们一再标榜自己的伟大和成熟,以及那种对于别人的恩惠,但有一种东西如同魑魅魍魉一般挥之不去。当然,善与恶始终在博弈,并不是说恶的一部分总是在上风处,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这种博弈的存在,并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善的一面将获得胜利,如此一来我们才不会将整个道德体系所摧毁——如果这是一种成功的摧毁,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彻底淫乱的世界里——但,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恶的念头在不经意间爆发并且取得一场战斗的胜利,为此我们的秩序总是在被无意间破坏,好在这种破坏并不伤大雅,这如同一堵长达几十公里的墙,恶的滋生毁坏了墙面上的一些砖,但墙依旧在那里。

如果说这部片子的成功之处在于哪里,我想应该是最终威尔顿逃脱了法律制裁的存在。这就是一种不举大旗的形式,我不想说什么法网恢恢,这不是案件聚焦类型的法制节目,也并非真的所有的恶最终都会被上帝拿去审判。当然,上帝并非擅离职守,只是在一种特定的时间段里,他放过了一些本身就由他自己的失误所造成的原罪。我相信威尔顿的灵魂是受到了冲击和煎熬的,至于他的未来,或许只有上帝才可能在一杯咖啡以后进行安排。但在他得知诺拉怀了他的孩子之后,一种恶的念头萌芽了:谁比谁更重要?

十六论-继续继续忽悠
[左手成佛,右手成魔]

--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just when you're a kid?
-- ...Always like this.

如果你还不知道吕克贝松何许人也,没有关系,买上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看上一遍就可以了;如果你把吕克贝松看简单了,没有关系,将《这个杀手不太冷》再看上一遍就可以了。

这并非什么文艺片,所以如果喜欢枪战和惊耸或者悬念迭出的人,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部法国人主演的美国式大片看待,但正是由于吕克贝松的加入,让这样一部片子的价值超过了其原本的意义。这绝非什么危言耸听或者故意炒作,让雷诺主演的杀手以及那个12岁的女孩之间所经历的事情,以及感情,足以让吕克贝松就只因为这一部片子坐稳和斯皮尔伯格,科波拉,或者卢卡斯,又或者伊斯特伍德一样的高度。

从剧情来看谈不上复杂,一个32岁的职业杀手,偶遇了一个需要在他住处避难的12岁女孩,两个人一起卷入了女孩为家人复仇的纠葛中去,在相处的日子里女孩教杀手识字,而杀手则教女孩用枪。这是一种偌大的反差,不仅仅存在于年龄之上。在最后一战中,杀手毅然敲开了通风管道让女孩安全逃脱,而自己则在拉响了手雷之后永远了离开了那个女孩。我想这无非是一种最好的结局,我是向来反对一味的大团圆的——这是一种最为恶俗的方式来结束一段感情又或者一段纠葛——也是国产电影电视剧中最为常用的附和和谐标准的方式。

吕克贝松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一个职业杀手从所有人的视线中抹掉了,而留下的则是一个给那个12岁女孩打开生的希望之门的英雄,我不觉得这是一种伎俩,事实上任何一个导演都无法从剧情上扭转一个担负命运的主角的性质。而这种影片中的转变,几乎全部来自于那个12岁女孩,她曾经在杀手看她的门洞猫眼里扭曲变形,却在和他生活的点滴中丰满,她和他之间产生了感情,要命的是,这并非相差20岁的长辈之情,而是纯粹而简单的男女之情。我想这绝对是妙笔,就在他们以父女名义住进了酒店。酒店老板问起她的父亲,她认真地说:“他其实不是我的父亲”。

“他是我的爱人”。然后用认真的眼神看着目瞪口呆的老板开始,这是一种存在的现实,是超乎所有人想象力范畴的存在。是吕克贝松拿捏得当而且为整部影片画龙点睛的地方。

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存在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不论是当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往事》中观看35年后镜子里的自己,还是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却不喜欢探戈的文豪博尔赫斯在那篇《博尔赫斯和我》的小说中的描写,又或者咕噜在《指环王》中一直存在的心理对冲,都在演绎着这样一种自己和自己的战争。我们总是在一种自我意识松懈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截然不同的自己,这要感谢网络的存在,就像我们的粗俗说法一样:在网络上,谁都不知道你面对的是不是一条狗。当然这话说得过了,其实际的意思旨在说明,那个和你聊天甚欢的人,或许在生活中则完全不同。我们不去谈狭隘的善与恶,又或者伪道德和道德的存在,有可能一个善于表达的写手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过客,这再自然不过了,就像那个职业杀手一样,虽然他早已习惯了坐着睡觉,戴着墨镜,枕头下放着让自己活下去的枪;但他却依旧习惯每天灌溉他的兰花,让它茁壮坚强的生长下去。这似乎完全不符合一个杀手的习惯——如果让雷诺出演的主角是一个普通的快递员,这种镜头的展现绝对可以将影片领入另外一种意味。

“它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永远快乐,没有疑问。它像我一样,没有根。” 这是杀手介绍他那盆植物给女孩的对白。是的,在他的心中,或许真的他也可以成为一个诗人,又或者一个普通的快递员。命运的天平始终保持着平衡,只是我们总期待着一边的崛起,才会担心另一边的下沉——这看似有些胡言乱语,那就姑且当作是胡言乱语吧。

我相信在杀手的心中已经有了天平的倾斜,他是希望能够摆脱自己的过去,回到一个正常的轨迹中去——在他看来,这种杀手生涯绝非正常的体现。而女孩也心中存在希望,当她给他留下了一封信,信上只是短短地写下了一行字:我爱你的时候;当她哭泣着不肯从那条求生通道里离开杀手的时候,她做了自己的抉择。她希望天平的左右两端开始升和沉。结果,其实不重要,在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了左右手的博弈。在佛与魔的并存中,我们希望舍弃其中的一方来获得另一方的实现。

昨天突然遇到一个老友MSN上问了一个相当猥琐但又很合乎他秉性的问题:打飞机的时候是左手爽还是右手爽?我给了一个相当隐晦的答案,不知道他是不是猜出来了:左手成佛,右手成魔。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05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十七论
【当红色遭遇红色】

我承认我是一个拥有严重ZEISS情结的人,这和众多拥有LEICA情结的人差不多,虽然没有到偏执的地步,但多多少少会对ZEISS产生莫名的好感。如果我告诉你,红色与红色之间在ZEISS看来是有区别的,这绝对不是夸张,至少在绝大多数标记有T*镀膜红色标志的镜头看出去的红色,拥有一种让你惊艳的感觉。

谈论一支镜头很容易,谈论一个品牌的镜头群就不那么容易了,至少在我看来,我还没有资格去评论ZEISS的整体,它太过于庞大了,仅从画幅的角度去看,哈苏所拥有的ZEISS镜头已经数量众多,然后还有135画幅的各大接口的ZEISS镜头,原先还好一些,毕竟有CONTAX的存在,现在反而热闹了很多,Z字开头的ZEISS镜头越来越多,从ZF到ZK到ZA,似乎ZEISS有些疯了。

当然,如果一定要从原教旨主义的角度出发,带J字的ZEISS并不受到广大群众的爱戴,因为似乎只有G头ZEISS才是正统流传,这里的G并非旁轴,而是Made In Germany的简称。熟悉CONTAX CY卡口的朋友一定知道4种组合:AEG,MMG,AEJ和MMJ,后两者乃Made In Japan的称呼。但事实上,镜头是有其自身的特性的,这点在很多地方我都提及过。如果简单的说J不如G,那绝对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述。当然,这点上LEICA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为不管何时,LEICA始终坚持德国生产镜头的传统,这样一来也让众多LEICA的粉丝们有了大力打击ZEISS的把柄。姑且先不谈两家纷争的事情,继续看看ZEISS镜头。

事实上我本人接触ZEISS镜头的经历很有限,时间也非常滞后,确切的说是严重后生。记得是2年前,第一次拥有一支ZF卡口的50mm F1.4的ZEISS镜头,这是这家光学巨人和NIKON勾搭上以后的产品,当然也只是日本产的ZEISS,但无论从工艺角度还是镀膜的角度来说都属于严格遵守了ZEISS品质控制的产品。很多人不屑于后期的新产品,其实大可不必,其他的不说,光是那些为数码单反生产的镜头,其镀膜工艺上多多少少考虑到了CCD/CMOS感光反光这一严重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诸多顶级镜头都多少会产生一些紫边的缘故,如NIKON最出名的那支中焦人像王Nikkor 85mm F1.4。好在现在NIKON新镜头都拥有了金色N标记的纳米镀膜涂层标志,这种新元素的加入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紫边和数码产生的眩光问题。ZEISS ZF卡口镜头同样改善了镀膜,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解决数码问题上下了点功夫。

如果要用一种色彩来表述ZEISS镜头所拥有的特性,那肯定是红色。这如同老谋子的电影一般,将红色表达的淋漓尽致的唯独ZEISS镜头莫属,这点上连LEICA也不得不承认。当然,LEICA对于蓝色的表述同样出色,也令ZEISS所退避三舍,这有些扯远了,姑且不谈。

既然谈到了ZEISS,必然会牵扯出LEICA,在光学领域,ZEISS依然高出LEICA一头,这不得不被所有人所承认,哪怕是铁杆的LEICA粉丝,虽然心中默默叫冤,但也只能默不吭声。当然这里绝非要贬低LEICA,事实上LEICA M或者R镜头出ZEISS右者不计其数。当然,只限于135领域。从ZEISS目前的镜头群来看,它是不太热衷于猛料的,而能够让ZEISS成为全球光学老大地位的也绝非猛料所致,凡是熟悉ZEISS的都知道,在ZEISS镜头的发展历程中,“结构”二字占据了主导地位,从今天各大厂商的镜头群去看,ZEISS的一些结构依旧被运用着。无论是Planer或者Distagon又或者Hologon又或者Biogon等等,ZEISS的产品线上哪怕是顶级镜头,也很少看到标榜APO或者ASPH的,这就是为什么在我看来虽然LEICA镜头的素质超出ZEISS的有不少作品,但依旧和ZEISS存在距离的原因。LEICA在结构上并没有超越ZEISS,或者说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超越ZEISS,但LEICA在用料上绝对够猛,那支R 90mm F2 AA镜头就是最好的例证,虽然在这个焦段上能够超越这支镜头的产品已经没有了,但光是那两个A就已经表明了LEICA出色的很大一块原因,要知道将APO和ASPH共同使用的产品不多,而R 90 2 AA则是其中之一。当然,伴随着牛B的成像素质,其售价上也相当牛B。另外,如盛传的七枚玉等产品同样是下了猛料的。可以这样去看,凡是售价超过5位数甚至更高的LEICA镜头基本上都拥有ASPH的存在。当然,不可否认一支好镜头绝非用材料堆砌而成,LEICA在光学镀膜上的水准绝对不可小看。但如若ZEISS能够下到同样的猛料,其同样焦段的产品能否超越LEICA呢?很难说。

ZEISS的结构至上的理念导致了一些惊人的产品,这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那支Hologon镜头,ZEISS甚至为LEICA生产过一支,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LEICA M系列的很多超广角顶级镜头依然由ZEISS提供结构甚至代工生产。要知道中焦镜头的生产相对来说更容易一些,而广角,超广角镜头则相当有难度,那支Hologon的言辞就相当具有攻击性:如果用Hologon拍摄的建筑物是倾斜的,那么一定是它本身就造倾斜了!另外,提到超广角,那支用于哈苏的中画幅38mm F4.5镜头同样是目前为止没有产品可以超越的巅峰。以至于ZEISS自己在重新设计后都无法超越。

说了那么多,并非要挑起LEICA和ZEISS的纷争,从135领域来看,目前保持最顶级镜头群的品牌依旧是LEICA,但就像前文中提及的那样,如果ZEISS将35mm F2镜头的用料猛加到ASPH + APO的结构,相信其成像素质将史无前例,当然,价格也会史无前例……


十八论
【跑焦】

NIKON出了D700,网友激烈口水战——这就是上两个星期各大摄影论坛的主旋律。

似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过程,每每一台新机器的出现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争论,每个色友都一下子变成了相机设计上的专家或者准专家。这次D700的出现更是如此,很大程度上因为它是一台不折不扣的FX画幅,也就是等同于135胶片面积的感光原件:36cm*24cm,而恰巧的是,CANON用户等破黄花菜的5D后续机型迟迟不肯露面,于是乎,这台D700就成为了中端全画幅数码单反相机的导火索。

不知道为什么,似乎由于数码产品平易近人的价格,让更多的色友从对摄影本身的关注转移到了对器材的关注上。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总是会从一点点关注到互相口水,也不知道新机器的发布触动了哪根神经,一下子都蜂拥而上的进行批判或者歌颂。要知道,NIKON在D3出台之前始终是被CANON的粉丝所压迫的,这下好了,NIKON一下子从D3到D700,一前一后两大全画幅撑着门面,虽然CANON有大兔子压阵,但其EOS 5D年岁已高,NIKON的粉丝们终于也可以反客为主,从躺着接受性爱到突然跃身而起改变体位,这种快感很多人都知道,不容易啊。

至此先看看,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全画幅。DX撑着门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PS-C画幅——那么多年了,虽然1Ds系列的CANON顶级机王也更新换代过了,但高昂的售价和一枝独秀的场面让绝大多数色友望而却步,随后的EOS 5D算是一缕清风撩过,2W余元的售价还是让很多人可以咬牙买入的。至此,全画幅也算是悄悄地入了百姓家了。并且随着EOS 5D的不断跌价直至迅速落入2W大关后,更多人开始瞄准了这台36mm*24mm的机器。全画幅,似乎永远是那么美丽。

再来看看APS-C,感光器材的面积减小带来的很多问题其实都可以忽略,但高ISO画质确是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知道EOS 5D虽然在很多方面其实并不那么出色,甚至对于CANON自己的那些非全画幅1D产品来说还有相当的差距,但仅仅凭借全画幅,就胜出在ISO 1600这样的高感光度细腻程度上。但,APS-C也未必就那么不尽如人意,至少在边缘成像上,APS-C占了很大优势,有人说这就是FX画幅的剪裁,不值得一提,别自己忽悠自己了,事实摆在那里,你不用考虑边缘成像素质锐减的问题,当你需要更大的广角的时候,10mm,12mm都可以上,虽然有1.5或者1.6系数的存在,但10mm足以形成15mm或者16mm的超超广角,还不够你用?!另外,在广角端边缘成像上的优势存在于APS-C画幅的同时,在长焦端又具有与生俱来的好处,一支200mm的镜头装上机器立马就成了300mm镜头,要知道200mm F2.8和300mm F2.8之间的价格差距是惊人的,这点上APS-C绝对占了优势了。

再说说画质,似乎很多人都落入了一个画质的陷阱,也似乎网络上绝大多数的照片并非在寻找摄影,而是寻找画质。把睫毛拍细致了,把汗毛拍好看了,这就是好。如若这样,看来135相机都可以启用了,用过645或者6*7的中画幅玩家都知道,哪怕是大兔三,在120画幅面前依旧只是小P孩一个。要细节,要画质,直接上120了,如果觉得还不爽,还有大画幅伺候!于是乎,那些顶级机器和顶级镜头的组合最终变成了画质的比拼,说好听了叫细腻,说不好听了就是器材分辨率测试。这和床上的感觉一样,性爱是一种浑然天成,一定要讲究角度和次数还有深浅,那绝对就是Discovery在拍摄相应的纪录片而已。

为此让我想到了古人的那个故事,关于郑国人做生意的故事,那个买了盒子不要珍珠的主。如果你也觉得好笑,那就少留点口水给那些器材,多留点思考给摄影本身吧。跑了焦,一般比较难处理。


十九论
【王道后期】

有两种极端主义者,我都碰到过,其一是极度鄙视PS,凡是接触PS的照片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其二是极度依赖PS,凡是照片不P出点鬼魅来决不罢休。

先说说后期吧,所谓后期,在我看来则是一种将拍摄完的照片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注意,PHOTOSHOP的名称叫做:图像处理软件,而不是“图像创作软件”。为此,先给PS一个名正言顺的定义,处理图片而已,并非创造图片。

在说PS之前,还是先谈谈黑白暗房吧。这些并不为后来从数码入手的摄影者所熟悉,当然,好在我够折腾,从数码再回到胶片,也算经历了一些事情。从黑白负片的角度来说,存在一个冲印和一个放大的过程。在冲印过程中,可以靠明室和冲印罐的配合来完成胶片显影,这其中有两个要素,温度和搅拌。温度是控制显影液进行显影所需要的时间的主要因素,温度高则显影所需要的时间则短;而搅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胶片影像的反差程度,过度的搅拌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影像反差。冲印完的胶片可以进行放大处理,将底片上的影像落实到相纸上。放大的整个过程需要在暗室内完成,这其中就如同PS一样,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首先是重新构图,这似乎被很多摄影爱好者所遗忘,似乎拍出的照片就定了终身,不能再动了,殊不知其实很多照片由于拍摄时候的匆忙和其他原因在构图上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可以通过后期放大的时候进行二次构图,当然,在PS里更容易完成。完成二次构图后有两种放大的方法,一种叫做叠放,一种叫做套放,其最终效果犹如PS将两张图片合成的一样。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张底片来放大一张照片的。而在这个放大过程中还存在局部加光和局部减光的操作手法,和我们想象的不同,局部加光很多时候是用来表现底片的过曝部分,用来增加细节;而局部减光则是用来处理底片上的欠曝部分。这些都类似于今天的PS处理。

为此,我们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哪怕是胶片时代,同样存在着后期处理的操作方法。这绝非是对于图片的不严肃,相反,这恰恰是一种弥补拍摄时候的欠缺,进行严肃的摄影处理的表现。

再来说说PS吧,我接触PS的时间很早,9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当时的PHOTOSHOP版本还停留在4.0上,当然,当时更多的是用PS进行网页的设计制作,和处理照片不太相干。很荣幸的是,由于接触的早,所以了解的更多,对今天来进行PS照片处理多少有点积累。可以这么说,现代摄影从很大程度上,特别是数码摄影,依赖PS的居多。抛开人文题材的不说(事实上,人文题材的照片也有相当一部分经历了后期的PS,甚至出自大师作品),光是人像摄影,广告商业摄影,就和PS已经密不可分。说说PS对于后期处理的作用吧,其他的不说,先避免那些大幅度更改照片原样的PS不谈,光是最后一步的锐化影像就已经是必须的了。要知道一张数字照片在缩放的过程中会丢失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的丢失最直观的表象则是锐度的损失,为此,我们需要用PS找回那些被丢失的锐度。可以这么说,专业和非专业的摄影,从一次锐化中就可以一较高下,专业摄影师在锐化后得到的图片非但不干涩,而且很好的保留了镜头锐化能力的展现,甚至超越了镜头本身的解析度能力。而一张拙劣的锐化作品则明显干涩的很。色情一点的想想:干涩,很不爽,懂了吧。

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后期PS可以进行摄影的再创作,这一点没错,而且绝对不应该受到轻视甚至歧视。如果只是希望得到一张绝对还原的照片,那么摄影本身就失去了其意义。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摄影是一种由拍摄者主观出发,进行创作,并且表达当时心境的行为。这种表述包含了很深层次的个人感觉和情感在内。这种感觉可以由焦点,构图,测光曝光来表述,当以上三点无法达到百分百表述的时候,我们借助于PS进行后期处理。更强并且更直接的和影像本身进行对话。说的肮脏一点,如果周老虎能够精通PS,也不至于把一副年画摆出来丢人现眼。

再回过头来说说我碰到过的两种极端,如果把PS看成大逆不道,那么可以引用前辈们的一句话:不进暗房就不要谈摄影;如果把PS看成王道,那么可以引用我的一句非名言:如果伟哥可以解决所有问题,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不举”二字。


二十论--二十轮镜头忽悠大结局
【被禁锢的构图】

米兰昆德拉是我所喜欢的文学家之一,家里有他的小说全集,其中一本《被背叛的遗嘱》也是我所喜欢的,这里大胆盗用一下昆德拉的标题结构,称此文为《被禁锢的构图》。

最近从朋友那里借来2007以及2008年的全套《中国摄影》在翻阅,其中有一篇采访录这样标题——想象是限制摄影的最大敌人,估计我篡改了些许文字,但基本大意如此。确实!姑且不去谈想象和摄影这么大的标题,就只说说构图吧。

好在从小被爹妈捆绑着学习了绘画,从素描开始到水粉水彩再到国画,有点后悔没有沾上油画。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应该会学习油画方面的技巧并且适度的深造一些。可惜了当时的年龄还停留在观看变形金刚的智商,为此最终还是放弃了绘画。因为绘画的原因,多少在构图上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好在接触摄影不深,问题多多,但构图方面多少还能得到一些专业朋友的肯定。甚幸不已。

现在接触摄影的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圣经级别的言论,每每遇到构图都总会搬出一些成年古董的说法,最明显的就是广角风景,中焦人像,长焦荷花之类的。其实在我看来,如果把焦段作为构图的框架,那很多时候你就已经丢失了别人在起点处建立的优势。要知道,现在的专业摄影界也在慢慢转变,长焦风景和广角人像越来越多的被专业摄影师所采用。正所谓与时俱进,禁锢了,就糟糕了。

我总是在用85mm镜头在室内拍摄人像,这倒不是说我住的地方又或者我拍照的地方有多大的面积,从摄影本身的角度来说,器材适应拍摄者才是王道所在,如果你认定了只有35mm镜头才能在室内施展的话,那么你就丢失了85mm室内人像的构图机会。因为归根结底,构图是没有对或者错的,只有合理,巧妙,取舍这些词汇才和构图有关。我知道很多抵触85mm镜头室内人像的朋友多少考虑到太长的问题,但太长可以有太长的用法,很多时候太长太粗都不会成为停止一场性爱的理由,但为什么到了摄影上就成了壁垒和鸿沟了呢?长,则不到底;粗,则慢慢来。摄影也是如此。

85mm镜头可以很好的寻找女人的锁骨和肩膀上美丽的曲线,我们放弃她的胸,她的腰,她的腿,只求一律阳光穿越窗帘,照射在她锁骨上形成的一那道阴影。又或者那一片唇的性感……

我特意把上面这串文字独立成段,企图吸引男性色友的据对关注。用心良苦,可见一斑。我不知道每个人是否都一样,从取景器里看出去的物体是否可以勾起你进行构图的欲望。至少我是这样,为此我还是坚定的固守在定焦镜头的堡垒上。一来我需要定焦镜头优异的成像表现;二来逼迫自己进行构图的突围。为此在室内的85mm人物照片中,找不出全身的,甚至半身的都很好。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一眸眼神,一缕睫毛,又或者真的就是那由胸及腰若隐若现的曲线。构图,在突破中完成对摄影的责任,对于喜欢拍女人的男色友们,真的有一句忠告,靠得近一些,直到可以闻到她身上的体香。怎么靠近呢?换一支更长一点的能够对焦的镜头吧。

说笑了,关于构图,有一些需要严格遵守的地方,例如尽可能的放平你所看到的地平线,又或者拒绝将人物拦膝盖的切断等等。但,更多的时候,构图是一种想法,一种表述,一种对于焦点的描述。千万别被禁锢了,突围,才是构图。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10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14, 2008 5:20 pm
文章: 1715
來自: Alhambra, CA 91803
:mrgreen: 很有意思,很有启发,也很有警示作用,最近一直迷失了。狠狠的给敲了一下。

_________________
圖檔


最後由 rick 於 週一 1月 24, 2011 1:20 pm 編輯, 總共編輯了 2 次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13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熊猫兄笑成这样为哪般?

rick 寫:
:mrgreen: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20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7月 14, 2008 5:20 pm
文章: 1715
來自: Alhambra, CA 91803
笑是因为先占沙发,后看贴的意图得逞了。

_________________
圖檔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24 pm 
離線
中更
中更

註冊時間: 週一 9月 22, 2008 2:25 pm
文章: 1573
好长,先顶,回头再研究。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27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理论版沙发好抢,不能充分体现你的功力

rick 寫:
笑是因为先占沙发,后看贴的意图得逞了。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一 1月 24, 2011 1:27 pm 
離線
右更
右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一 4月 02, 2007 10:02 pm
文章: 1980
來自: Los Angeles
不急不急,有些讲zeiss, leica的我都没看懂

TonyMao 寫:
好长,先顶,回头再研究。

_________________
Website: http://www.clairexuphoto.com
Blog: http://www.clairexuphotography.com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日 1月 30, 2011 2:54 am 
離線
少上造
少上造

註冊時間: 週五 9月 19, 2008 12:18 am
文章: 2669
这个帖子要顶起来,不能让他沉下去。
楼主应该给他换个名,这20论谈的不仅是镜头啊。

_________________
看更多图片:
http://www.photosalonla.org/membergallery.asp?uid=490 网上画廊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二 2月 01, 2011 12:41 am 
離線
大上造
大上造
頭像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15, 2007 12:56 pm
文章: 5438
好文,有启发... :D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11 11:22 a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16, 2009 3:29 pm
文章: 1287
來自: Rancho Cucamonga, CA
读了8论我都佩服自己得耐心了。是好文章。只是想不通这位老兄要拿多少稿费才能写这么多。 :P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四 2月 03, 2011 11:41 am 
離線
中更
中更
頭像

註冊時間: 週五 1月 16, 2009 3:29 pm
文章: 1287
來自: Rancho Cucamonga, CA
玩了小画幅两年了。本来今天就要升级。读了这东西,又让我犹豫了。 :?

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中


回頂端
 個人資料  
 
 文章主題 : Re: (ZT)镜头二十论
文章發表於 : 週六 2月 05, 2011 3:02 pm 
離線
官大夫
官大夫

註冊時間: 週日 5月 03, 2009 2:38 pm
文章: 253
先顶上!再学习!!


回頂端
 個人資料  
 
顯示文章 :  排序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28 篇文章 ]  前往頁數 1, 2  下一頁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 8 小時 [ DST ]


誰在線上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 沒有註冊用戶 和 7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搜尋:
前往 :  
cron
POWERED_BY
正體中文語系由 竹貓星球 維護製作